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开通会员
下载APP
我要投稿
新闻
族谱
开始寻根
2021
08-26
新闻动态
分享

岭南古村的乡土韵味

比起迁徙而来的梅州客家的围龙土楼、融合南洋风格的开平侨乡的坚堡碉楼,同处岭南文化区的南社、大旗头、逢简等古村落里的民居便是传统岭南建筑的代表了。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古村落民居,独具广府乡土韵味。村内民居多传承自明清时期,或石砖垒就窄门高屋,或镬耳封火高墙耸立,村头一径水塘清幽,古榕挂月,村落巷道如梳齿般纵向排列,俗称为“梳式布局”。多年不变的民居建筑,原原本本地再现了岭南的传统文化。

南社

【古村落里的历史剪影】

这是一处在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地方,隶属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建于南宋初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村内古建筑众多,现尚保留大小宗祠二十几间,古民居连成一片有100多间,以其多样性、完整性成为珠三角不可多得的古村落。

南社的民居房与房之间的间隔极窄,屋落之间的小路只能容一人通行,鸡犬相闻在这儿是名符其实。整齐的房屋建筑格局仿似一个模子里造出,一律窄门高屋,多系青砖材料,四角以红砖石奠基。

一路在错综复杂的巷道中转悠,从左边的民居间绕出来,却正是村子里的主道了。面对着青砖老屋倒映清池的美景,我在池边的榕树下小坐,看一叶小舟横系溪边,于摇曳的波光中开始任时光倒流,想像身着古装的村姑在池边浣纱的美景。

休息了一会儿,再起身,我才发现主道旁一字排开的,竟全是各家祠堂。这儿的祠堂很多,有按姓氏宗族建的家祠,也有颇具纪念意义的宗祠,神祠在这儿倒是少见。

走过一家家祠堂,沿路一间间看过去,我们发现宗祠门前大多竖起了许多石碑,石碑上仔细地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某人中乡试或中试第XX名举人、进士———南社是广东一带出了名的进士村,石碑正是一种荣耀的象征。

拍拍走走,发现自己有些分辨不出方向的时候,我正在一间红砖大屋前徘徊。

眼前的大屋大概是村子里最有气势的建筑了,比其他房舍高出一截,全红石砖的建筑,屋檐上跨马横刀的雕塑,紧闭门扉上的金色“家庙”,以及门畔“荣膺一品,祀享千秋”的对联,都不可一世地向门前的来人表现着主人家当初的风光。即使时光流逝,风光不再,它依然是子孙后代的骄傲。

攻略

从东莞出发,在汽车东站乘坐74路公交车,可直至南社古村门口,票价2元。住宿只能住东莞城区或茶山镇了,古村是无法留宿外客的。

逢简

【水乡小周庄】

从南社回来,我们直从东莞乘到顺德的大巴,往逢简去。

逢简村历史悠久,自西汉起就有人在此生息。村里以水道为界,河涌呈“井”字形,自南往北流过古村,汇入西江支流,把村落切割成若干小沙岛。

几经周折才到了逢简。走的地方多了,总觉得有水的地方才有灵气,而这逢简古村,便是颇对我脾胃的了。而且这儿少了周庄熙熙攘攘、挤之不下的人群,因而甫踏上逢简村头,便倍觉清爽,将路途的劳顿也一扫而空。在村里信步游走,但见村里的河岸两旁,古榕、蕉林、石榴等林木一字排开,河道步道一侧是由民居、宗祠等乡土建筑组成的聚落群体。溯河而上,周边桑基鱼塘,一派水乡风光。

逢简另一项颇为讨喜的便是大大小小的石桥,据不完全统计,村内共有石桥30多座,其中最能见证当年水乡集市繁华的三座石拱桥为金鳌玉栋桥、文明桥和巨济桥。

攻略

去逢简可以从东莞汽车东站乘车到顺德大良车站(15元/人),再转车到杏坛镇,当地有摩托车5-8元可到达古村。

钱岗

【荔枝林里探小楼】

钱岗本不在计划行程内,因为旅途中逢驴友介绍,称这钱岗古村占地面积较大,建于宋代,别具韵味,便动了心。

古村周围环境幽美,东、南、西三面有池塘,附近种有多种果树,其中的荔枝又以糯米糍为上品。把荔枝林看得够了,才开始信步古村。因为年代久远,所以古村布局较为随意,四面朝向。古巷以鹅卵石铺砌,巷子又多又深,迂回曲折,并且错综复杂,但并不凌乱也不拼凑,相反是在错落有致的旧民居中夹杂着一两座祠堂、零星的石井,给人一种追溯感。村落里现存的房屋绝大多数为明代所建,已少人居住。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村里不仅有牌坊祠堂,更有西更楼的“广州江城图”可以一赏。江城图是一木质封檐板,由三段组成,反映的是清代中后期广州珠江沿江十余公里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真实生动,层次丰富,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木雕。

攻略

去钱岗可以从广州广园车站乘搭班车至太平镇车站(10元/人),再打的或搭摩托车2-3元即到。

大旗头

【镬耳屋下话丰年】

大旗头村,也称郑村,始创于明嘉靖年间,原名叫大桥头,是广东粤中地区典型的具独特建筑风格的清代村落。因为人称大旗头傍晚时最美,因此被我们列为最后一站。

古村的环境构思颇为独特,村头不仅有在岭南村落中常见的水塘古榕,还建文塔,四水归源,兼之水塘边的晒坪,分别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以此寄望后代文人辈出。文塔旁边伴有高大的红棉树,意表能读书做官,出人头地。

远观大旗头村,有一种壮观之感,因为大旗头村所有的民居都是一样的,一种有着镬耳形封火山墙的青砖大瓦房,整齐地排成数列。其建筑结构、造型、高矮都比较规范化,故远看整齐肃穆,气势不凡。

攻略

去大旗头村可以在广州汽车站乘往大塘的中巴,每天从7:00至17:40,隔40分钟便有一班开出(13元/人)。在乐平镇下车,顺着公路往北走数百米即到大旗头村。查字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南氏家族圈

全网第275大家族
已有27万位宗亲
99+

南氏家族圈

全网第275 大家族
已有27 万位宗亲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memberTotal}}名宗亲正在热聊 快来加入
{{t.username}}:{{t.content}}

南氏人脉

{{item.username}}
{{item.userAddress || ''}}
{{item.userCompany || ''}} {{item.userJob || ''}}
下载APP寻找您的宗亲人脉
关于炎黄南氏网
炎黄南氏网(nan.zupu.cn)是族谱网旗下姓氏网站,这里汇集南氏新闻,南氏话题,南氏名人,南氏源流,南氏文化,南氏企业,南氏族谱,南氏寻根等内容,汇聚各地南氏宗亲联谊会,打造权威的南氏宗亲网站。
炎黄南氏网以弘扬南氏文化,传承南氏文明,促进南氏宗亲和谐为宗旨,是目前国内涵盖丰富南氏资讯的姓氏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的、公益性的南氏文化交流平台。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百家姓文学
温氏文学倪氏文学翟氏文学申氏文学向氏文学齐氏文学乔氏文学文氏文学安氏文学易氏文学颜氏文学牛氏文学岳氏文学简氏文学骆氏文学毕氏文学章氏文学鲁氏文学关氏文学葛氏文学柳氏文学俞氏文学聂氏文学蓝氏文学祝氏文学
热门姓氏
炎黄王氏网炎黄刘氏网炎黄李氏网炎黄张氏网炎黄陈氏网炎黄周氏网炎黄杨氏网炎黄黄氏网炎黄赵氏网炎黄侯氏网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微信登录
手机号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注册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族谱网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您的密码过于简单,请用手机验证码方式登录,并及时前往族谱app修改密码
    点击查看详情
    扫描二维码下载族谱APP
    手机验证码登录
    下载族谱APP
    置顶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