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俸(1419-1479?),字公爵,四川重庆府巴县(今重庆)人,军籍,景泰二年(1451年)第二甲第七名进士,以不畏强权、勤政爱民著称,事迹见《明史》。
人物生平
刚直不阿
牟俸(?-?),四川重庆府巴县(今重庆)人,明朝官吏、进士出身。生于永乐十九年(1419)七月十三日。国子生身份先后考取四川乡试第四名,会试第164名。
景泰二年(1451),第二甲第七名进士出身,授监察御史,巡按云南,时年32岁。牟俸不畏强权,敢于弹劾镇守金齿(今云南保山县)的南宁伯毛胜。天顺元年(1457),出任福建佥事。成化初年(1465),晋升为福建副使,后擢升为江西按察使,有政绩,入朝担任太仆寺少卿。
赈灾山东
成化八年(1472),以左佥都御史身份,巡抚山东。当年年成不好,牟俸请求打开济南仓库储备的粮食,降价卖给百姓,又让临清收关税时收米和麦子来救济百姓。他的意见都被采纳。当时发生了大饥荒,百姓们虽然得到赈济,可是饥民太多,辗转迁移的人越来越多。牟俸请求朝廷下令邻近的巡抚和巡按根据灾民所到的地方加以安置,秋天收成的时候发路费给他们回家恢复从事的职业。他又请求全部免除州县欠交的赋税。朝廷下诏同意了他的请求,又下令移用临清仓库储备的十万石粟米赈济灾民。到当年七月,牟俸又进言说,公家和百姓都已陷入困境,救灾没有办法,请求放开私人捐粟买官的旧例,让小吏能被选为官员,富人能被授予没有具体事务的散官,并且截留漕运的粮食以备赈灾。十月又进言:“现在救灾只解救贫民的饥饿,没有考虑他们受冻。贫民们即使得到了食物,最终免不了倒地而死,请借给他们布匹和棉花来御寒。”皇帝都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牟俸又发文书散发东昌、济宁的仓库十万石粟米作为军士每月的口粮,用德州、临清寄存的库银买米赈济灾民,他上书承认自己犯了擅自行事的罪行。皇帝特别宽恕了他。不久,移用河南交纳的边粮救济山东,另外拨给银两作为边饷,山东应该交纳的租粮二十万石留给本地赈灾用。成化十年又发生饥荒,他请求打开仓库借出粮食。他担任山东巡抚五年,为赈灾之策尽心尽力,救活的饥民不计其数。
被诬下狱
成化十二年(1476),任右副都御史,巡抚苏州府、松江府(今上海),牟俸性情严苛。因为管辖的地方有许多世家大族,牟俸想故意打击压制他们,于是就禁止收缴私租,劝说富户拿出稻谷以备赈灾,数量动辄以千石计算,怨恨和非议声很多。宦官汪直到南京办事,有人诬陷牟俸。汪直回京以后,没有揭发他。牟俸原先在山东的时候,与汪直的亲信、布政使陈钺斗气,互不相让。后来陈钺随口说了牟俸的缺点,汪直相信了他的话。
成化十四年(1478),牟俸到京城议事,汪直请求朝廷捉拿牟俸将他关进监狱。在此之前,牟俸亲近的侍读学士江朝宗服丧期满回朝,牟俸到九江迎接他,两人一起乘船东下。他们经过的地方,官员们的宴请很丰盛。汪直于是认为江朝宗为牟俸说好话,一起把他们关进监牢。讼词牵连到佥事吴扁等十多人,他们一起被逮捕。拘囚了半年后,牟俸被贬到湖广。过了一年,他死在了谪戍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