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开通会员
下载APP
我要投稿
新闻
族谱
开始寻根
2019
10-10
新闻动态
分享

糜氏之白旄镇


白旄镇地处沂蒙山的沭河东岸,东经118℃35′,北纬35℃00′,海拔高40到100米。西依沭河,与临沂市河东区隔河相望,东、北与青云镇接壤,南靠郑山、南古二镇。呈不规则三角形,总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113 公顷 ,宜林河滩 1533 公顷。辖 18 个行政村、 2 个街, 35 个自然村,共 1.2 万户,总人口 4.2 万人。东望苍翠,西枕沭流,林木葱茏,风景秀丽。

乡镇概况

白旄镇地处沂蒙山的沭河东岸,东经118℃35′,北纬35℃00′,海拔高40到100米。西依沭河,与临沂市河东区隔河相望,东、北与青云镇接壤,南靠郑山、南古二镇。呈不规则三角形,总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113 公顷 ,宜林河滩 1533 公顷。辖 18 个行政村、 2 个街, 35 个自然村,共 1.2 万户,总人口 4.2 万人。东望苍翠,西枕沭流,林木葱茏,风景秀丽。327国道横穿境内,距兖石铁路,临沂机场10公里,15公里,直通连云港、岚山港、石臼港。素有"白柳之乡""中国板栗第一乡"之美称。是全国百家著名乡镇之一。白旄镇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隋末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白旄镇地处鲁南地区,曾经历多次大战。相传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程咬金曾在此驻军,白旄是古代的一种军旗,竿头以牦牛尾为饰,用以指挥全军。白旄镇地名由此而来。

1969年11月,白旄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设置,1995年撤乡设镇后,人口达4.3万人,辖41个自然村,35个村(街)

特色

杞柳之乡

白旄镇地势东高西低,丘陵、平原、河滩兼有,且土质肥沃,水浇条件好,有利粮食生产,具备发展经济作物的先天基础。这里的白柳(学名杞柳)枝条细长柔韧,是编织筐篮等生活用具及工艺品的优质原料。600多年前,这里的农民就种植白柳和进行柳编生产。改革开放以来,柳编生产由过去的"家家种柳,户户编织"逐渐向"龙头大户"集中,由企业实行种、产、收、销"一条龙"服务。2007年,全镇年产值过百万的柳编企业达35家,柳编专业村20个,从业者3万多人,年总产值过3亿元,50多类柳编工艺品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达4237元。白旄镇成为全国闻名的"杞柳之乡"。

明清时期,这里沿沭河大村柳庄即以"柳"字冠名;民国时期,柳庄大集成为鲁南柳货交易中心,辐射面达方圆百里。相传柳毅曾在此传授柳编工艺,自从他为龙女传书走后,再也没有回来。当地人为表达对他的感恩之情,曾建立柳毅庙,四时祭祀。据长者称,该庙民国年间尚有遗址。

板栗之乡

板栗为白旄镇仅次于白柳的经济作物。镇西部沿沭河一带有长约15公里,宽约1.5公里的沙土滩地,适宜板栗生长。早在明清时期,当地居民就在滩地上遍植栗树,民国时期,形成了百里少见的沭河绿化带。如今河滩栗园面积已发展到1500多公顷,春季花开万树,夏日林静深幽,秋季果盈枝头,冬季银装素裹,栗园被誉之为"沭河栗海",成为游人向往之地。其中一株老栗树,相传为隋末瓦岗军头领程咬金手植,人称"千岁栗祖"。

旅游文化

中华山

沿"沭河栗海"南去5公里,沭河之滨有土山名中华山(原名钟华山),海拔仅85.9米,方圆不过1公里。此山虽小却很有名气,北宋年间山上曾建有奶奶庙,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和十月十五逢庙会。后该庙毁于战乱,但古庙会却保留下来。据当地长者回忆,20世纪30年代的中华山奶奶庙气势宏伟,香火兴盛,庙会繁荣。庙区覆盖了整个小山。庙南有戏台,向北依次有3座石碑、南天门、金银二桥。大庙正门名崇门。进门正面为12间大殿,高大雄伟,雕梁画栋,内供佛像;院内有石碑数座及松柏;左有东廊房,内塑东海神及忠良人物像;右为西廊房,内塑十殿阎君和奸臣贼子丑像。大殿北面300米是奶奶楼,三层,高10米,内供锦衣绣服的奶奶神像,仙童玉女分列两边。每年庙会期间,四面八方善男来此烧香上供,钟罄之声缭绕,鞭炮声不绝于耳,为当时鲁南文化盛景之一。

白旄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白毛这个地方是一大片毛草地,白茅草长得有一人多高,鹌鹑在草丛中钻来钻去,山雀在空中喳喳乱叫。秋天时节,白絮飘飞,银光闪闪。到了朱洪武坐殿的时候,这个地方迁来了姓刘的弟兄俩,他们一个住在西边。一个住在东边,各立村庄西白茅、东白茅。说也怪,西白茅一辈一个小白孩。小白孩打一生下来,那头发、眉毛浑身上下完全是白的,这个小白孩老了以后,村里又有一个小白孩出生,一辈一辈总是这样,直到今天村里还有一个小白孩,因为这个缘故,村名又叫成了西白毛,东白毛。

不知哪一代小白孩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财主,在现在西白毛村的东南角盖了十八座楼,方圆几百里都有名气。南京知府和费县阁老的闺女都嫁给了财主。所以白毛在那时被叫做白毛楼。现在如果到江苏南京等地,你若说有个白毛楼,有些老人就会知道。如果你是白毛村的人,也许会好好招待你一番。现在村里的人们仍习惯地称呼东南角那块地方为东南楼。

再到了后来。有些咬文嚼字的人自觉地白毛两个字不好,就改成白旄二字。[1]

经济

白旄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以盛产白柳、板栗驰名中外,是全国最大的白柳条集散成交地。白柳、板栗面积分别达到2.2万亩、1.6万亩,年产白柳2000万公斤,板栗300万公斤。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柳制工艺品已总计17类8000多个花色品种,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荣获山东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和国家轻工部"优秀产品金龙腾飞奖"。镇驻地经省规划设计院设计为5.8平方公里,已建成区3.5平方公里,开辟白柳、建材、木器、果品、畜禽、百货6个专营市场,2000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人均纯收入2496元,财政收入401万元。

村庄目录


































西玉树村

朱家村

糜家村

蒋家岭村

柳庄村

王庄村

磨石沟村

刘坡村

秋千园村

义和村

西朱崔村

中朱崔村

东朱崔村

圈子河村

蒋家屯村

腾马村

沙窝村

薛官庄村

刘家屯村

银马庄村

埠上村

后叶埠村

前叶埠村

彭官庄村

蒿墩村

三里村

新马庄村

周官庄村

刘河涯村

侯官庄村

杨官庄村

石埠子村

金盆底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中华糜氏网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糜氏家族圈

全网第417大家族
已有11万位宗亲
99+

糜氏家族圈

全网第417 大家族
已有11 万位宗亲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memberTotal}}名宗亲正在热聊 快来加入
{{t.username}}:{{t.content}}

糜氏人脉

{{item.username}}
{{item.userAddress || ''}}
{{item.userCompany || ''}} {{item.userJob || ''}}
下载APP寻找您的宗亲人脉
关于炎黄糜氏网
炎黄糜氏网(mi.zupu.cn)是族谱网旗下姓氏网站,这里汇集糜氏新闻,糜氏话题,糜氏名人,糜氏源流,糜氏文化,糜氏企业,糜氏族谱,糜氏寻根等内容,汇聚各地糜氏宗亲联谊会,打造权威的糜氏宗亲网站。
炎黄糜氏网以弘扬糜氏文化,传承糜氏文明,促进糜氏宗亲和谐为宗旨,是目前国内涵盖丰富糜氏资讯的姓氏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的、公益性的糜氏文化交流平台。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百家姓文化
庄氏文化殷氏文化温氏文化倪氏文化翟氏文化申氏文化向氏文化齐氏文化乔氏文化文氏文化安氏文化易氏文化颜氏文化牛氏文化岳氏文化简氏文化骆氏文化毕氏文化章氏文化鲁氏文化关氏文化葛氏文化柳氏文化俞氏文化聂氏文化
热门姓氏
炎黄王氏网炎黄刘氏网炎黄李氏网炎黄张氏网炎黄陈氏网炎黄周氏网炎黄杨氏网炎黄黄氏网炎黄赵氏网炎黄侯氏网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微信登录
手机号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注册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族谱网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您的密码过于简单,请用手机验证码方式登录,并及时前往族谱app修改密码
    点击查看详情
    扫描二维码下载族谱APP
    手机验证码登录
    下载族谱APP
    置顶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