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客家人与诸多姓氏族人,曾是早期台湾的开发者。今日台湾不少姓氏与世居三明区域的各姓人民保有密切的宗亲、血缘关系,查阅族谱则源流自明。
台湾客家族群人数多的八大姓族谱记载如下:
刘氏:台湾刘氏诸谱均载:黄巢乱起,刘翔携子天赐,避居宁化石壁葛藤凹,号为东派,子孙于明、清二代分别从广东和闽南东渡入台。翔兄翱,官建州,因居家,谱称西派,进台湾后裔刘开七派下居多。
陈氏:台湾《崇正同人策谱》陈氏条载:陈氏郡望颖川,宋末中原土族纷纷南迁,陈魁率其族众九十三人,入宁化石壁,妣刘氏生子五,曰昆、仑、嵩、岳、峰。昆、仑之裔迁闽南;嵩之裔迁永定、大埔;岳之裔迁樵岭、梅县、成为南朝派。今日台湾陈氏族人即由开漳圣王、太博、南朝三大支脉形成。
张氏:闽台《张氏族谱》均以入居石壁的张端为始祖,端四世孙扬德自石壁迁上杭,为上杭张姓开基祖,宁化中琴堡张腾瑛子八人入迁广东。入台以张氏孙十八房居多。
林氏:祖林文德,宋霜宁化知县,宋七隐居石壁,裔孙学优、先图等渡台,开基于台湾嘉义县、白札寨等地。
徐氏:台湾《蓝田徐氏族谱》载:先祖诸先子宋时自建成昌开基宁化石壁澳内村。明洪武后,迁广东揭阳蓝田郡。裔入台。
邱氏:台湾《丘邱氏会刊》、北埔《丘氏家谱》载:三郎公丘法言于宋太宗、真宗年间从河南固始到石壁丘家坊开基。子三五郎为始祖,裔迁上杭、龙岩、诏安、元到正年间入广东。裔迁台。
李氏:台湾《崇正策谱》载:唐之霜年,有宗室李孟,因避黄巢之乱,由长安迁梁,继入福建宁化石壁乡。《李氏族谱》载:始祖火德翁,其先汀之化宁人。
三 明 部 分 姓 氏 源 流 一 览 表
姓氏 | 郡望 | 堂号 | 开基祖 | 迁入时间 | 第一居址 | 分 衍 流 向 | 资料来源 |
巫 | 平阳郡 | 平阳堂 | 德益 罗俊 | 南齐永明元年 | 宁化济村巫家湖 | 大浦、蕉岭、梅县、潮洲、台湾,后裔巫乃需于乾隆十二年入台,为台湾始祖 | 宁化济村巫高《巫氏族谱》 |
罗 | 豫章郡 | 豫章堂 | 万 发 | 隋大业十四年 | 沙县 | 南昌、永、长乐、广东、广西、湖南、后裔清代入及南洋 | 宁化《罗氏联修族谱》 |
邓 | 南阳郡 | 南阳郡 | 邓攸 | 晋惠帝元年 | 宁化石壁 | 潮州、紫金、大埔、揭阳、江西、广西、台湾、香港 | 梅县《邓氏族谱》 |
吴 | 渤海郡 | 延陵堂至德堂 | 伯琏 | 后唐同光元年 | 宁化吴陂官坑石壁 | 大埔、梅县、漳州、龙岩、深圳、浙江、香港、台湾 | 淮土吴陂《渤海吴氏族谱》 |
魏 | 巨鹿郡 | 巨鹿堂 | 兆卿 | 北宋 | 宁化石壁 | 石城、延平、广东平阳、海丰、潮州、顺德、东莞、台湾、美国、加拿大 | 五华《魏氏族谱》 |
赖 | 松阳 | 颖川堂 | 赖桂 | 唐武德五年 | 宁化石牛岭 | 长沙、虔州、漳州、台湾 | 下曹《赖氏族谱》 |
钟 | 颖川郡 | 颖川堂 | 钟贤钟朝 | 晋代 | 宁化石壁 | 江西、蕉岭、潮州、漳州、泉州、梅县、台湾 | 武平蕉岭《钟氏族谱》《崇正同人系谱》 |
范 | 高平郡 | 高平堂 | 范坤 | 唐干符元年 | 沙县 | 浙江、沙县、宁化、清流、大埔、英德、瑞金、兴国、潮州 | 宁化曹坊、广东大埔《范氏族谱》 |
萧 | 河南郡 | 河南堂师俭堂 | 梅轩 | 北宋干德年间 | 宁化石壁葛藤凹 | 梅县、肇庆、阳春、饶平、平远、深圳、台湾 | 《崇正同人系谱》 |
谢 | 陈留堂宝树堂 | 文乐 | 五代 | 宁化黄连镇 | 金陵、邵武、江西、浙江、大埔、梅县、潮州、台湾 | 《陈留谢氏族谱》 | |
何 | 庐江郡 | 庐江堂东海堂 | 大郎 | 后梁开平年间 | 宁化石壁 | 广东、河田、河源、会昌、瑞金、揭阳、蕉岭、广西、香港、深圳、台湾、龙岩 | 梅县、宁化《何氏族谱》 |
三明诸多姓氏,谱谍浩繁,其中与海外有直接血统、血缘关系的数量甚多,如将乐的杨姓、泰宁的邹姓、大田的连姓、永安的陈姓等等,都与台湾、香港、澳门有关姓区族群有着宗亲关系,无法详述,海内外宗亲、里人若查询或回归故土所需,可先翻阅览室1997年6月由三明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编的专著《寻根揽胜三明情》第七章“姓氏源流”,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