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5
“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范阳卢氏,“四大家族”之二。范阳卢氏在秦始皇时,有大名鼎鼎的五经博士卢熬,天文博士卢生。继之西汉初期有燕王卢绾,东汉末被尊称“士之楷模,国之桢韩”之海内儒宗之大儒卢植(卢植故居在河北涿州市卢家场),均出自范阳。...
汉末时期天下动荡,这种乱局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有些人牢牢把握住了机遇,有些人则与此擦肩而过。本篇就来聊聊汉末时期的卢姓人物们。梳理了《三国志》、《后汉书》、《晋书》中提及的卢姓人物们,列个名单:卢植、卢毓yù、卢钦、卢珽tǐng、卢藩、卢浮、卢皓、卢志、卢洪、卢显。大部分人都来自同一家族,其中知名度最高者自然是卢植,他在汉末时期颇具影响力,此外卢毓、卢钦也都在史书中立传。“卢植字子干,涿郡涿人也”——《后汉书·卢植传》【卢植,他在汉末名动天下,师从马融,还与郑玄、管宁等人是同门,曹操也夸赞他“学为儒宗,士之楷”,刘备还曾在他门下求学。黄巾之乱爆发时他深得朝廷信任,被任命为北中郎将,他也确实取得了诸多战果,若是坚持到群雄割据之际,他也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之辈】“晏等与廷尉卢毓素有不平,因毓吏微过,深文致毓法,使主者先收毓印绶,然后奏闻”——《三国志·曹爽传》【卢毓,卢植之子,他在曹魏阵营效力,......
高安卢姓,据2007年版的《高安姓氏大观》记载,在高安总人口万人以上的23个姓氏中排名第20位。高安有卢姓始于宋开禧(1205-1208)年间建立的相城冷塘村,现在已发展到69个村庄居有卢姓,其中居有百户以上的卢姓村为上湖乡的大卢村、杨圩镇的观上卢家、田南镇的东村和筠阳街道的潭溪卢家。不过,在1985年版的《高安县地名志》里,能找到明确记载的卢姓村只有如下一些:新屋村委会的泗岗堎,始祖卢瑞可,元至元年间从万载县运亭迁来。原址在真正的泗岗堎上,1973年修板松塘水库时被移民于现址。现址位于田南圩南面3公里处的山岗上,位于新屋里与凫村之间。虽然山不是泗岗堎,但村名未变。明清时属六区仁孝乡14都,民国时属仁山乡。上力村委会的湘泉村,始祖卢璧,明永乐年间浙江金华迁来。村址位于田南圩东北3.5公里处的湘泉山脚下,故名湘泉村。明清时属六区仁孝乡13都,民国时属兴民乡。建山镇有12个:龙城村委会的桂门村......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卢姓历代名人237名,占总名人数的0.52%,排在名人姓氏的第39位;卢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51%,排在并列第48位;卢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35%,排在第58位;卢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46%,排在第46位。西汉卢绾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太尉,燕王,楚汉战争中,官至太尉,助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被封为燕王(今北京)。东汉卢芳安定郡三水县(今宁夏同心),地方割据首领,曾被匈奴单于立为帝。公元40年投降东汉,被封为代王。卢芳是卢氏唯一称帝的人。卢植涿郡涿(今河北涿州)人,大臣,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董卓专权用事,议谋废立,众皆唯唯,植独抗论。东晋卢循范阳涿县(今属河北)人,农民起义领袖,为士族出身。北周卢辩范阳涿县(今属河北)人,大将,北周世宗死时,官至大将军。唐朝卢群范阳(今北京市)人,诗人,以劲正闻,官至郑滑......
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卢氏,各位卢氏宗亲大家好,我是贵州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寨的卢嗣宏,祖上是在明洪武1375年...
寻找本支宗族,各位卢氏宗亲大家好,我是贵州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寨的卢嗣宏,祖上是在明洪武1357年...
《黟县卢村家风家训》,敬祖宗 孝父母子孙之身祖宗所遗,不敬祖宗则忘本。忘本则枝叶不昌。父母受尽万苦千辛...
卢氏水墨画——高节临风,即刻扫码,参与卢氏家族话题讨论!...
...
...
...
...
卢姓作为华夏重要姓氏,其迁徙历程丰富多彩。从山东起源,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南北播迁,至唐宋时期因战乱再次南迁,元明清时遍及全国。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卢姓族人因工作、学习、经商等原因频繁迁徙,甚至走向世界。...
高安卢姓,在2007年的《高安姓氏大观》中排位第20名,也算是跻身全市23个万人以上人口的大姓行列了,有卢姓人居住的村庄已达到69个之多,几乎全市各个乡镇都有卢姓村庄分布。其中住户超百的卢姓村有上湖的铺背大卢、杨圩路口的观上卢、田南新屋的东村卢、和筠阳街道南门的潭溪卢,素有“高安四大卢”之称。其实,高安四大卢中,真正不愧为“大卢”之称的还要算上湖的铺背大卢。根据1984年的统计,筠阳街道南门的潭溪卢住户超百:108户;田南新屋的东村卢住户超百:117户;杨圩路口的观上卢住户超百:139户;而上湖的铺背大卢住户也超百,多少?195户!更为主要的是,这上湖大卢住户数超众不说,她还分衍出村前的卢家山卢家、龙潭陵和湘口(又名湘溪)卢家、杨圩路口的观上卢家、荷岭三桥的后卢家(又名岗背卢家)、黄沙港西的岗子上卢家、黄沙岗的田垄卢家、上湖卢家的独古堆卢家、独城镇的横江卢家、新街建城的抄里卢家、建山云堆的......
炎黄子孙繁衍出一万两千余姓氏。他们跨地域姓氏是文明的曙光,是血缘的标志,是婚姻的纽带,是部族的开端,是国家的根基。姓氏出现最早的民族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黄二帝,越国界,甚至渗入异邦而形成新的民族。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都是炎黄的子孙。具体来说,卢氏子孙的远古始祖是炎帝,他姓姜。这里面还有一段生动而有趣的传说和故事,让卢氏子孙以及所有华夏儿女激动心弦、热血沸腾……在上古时代,我国西部地区(今陕西省岐山县西部的岐水《古代称姜水》一带)有一支游牧部落。这支部落的成员携带一种用柳枝等编织成的盛食物用的器皿—卢器,转移各地,过着原始的群体游牧生活。他们为了生存,在原始的劳动条件下必须寻觅水草地追逐和饲养野生的动物,为衣食之用。同时,他们也必须逃避和抵抗毒蛇猛兽,以便保全自己的生命。很自然地,他们对于百兽之王——老虎十分崇拜,便选取虎为图腾而顶礼膜拜。在原始......
...
...
...
俗语说: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追本溯源,乃为人之本。族谱作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然而,传统修谱,工程浩大,头绪纷繁,耗资甚巨。包括不少民间族老在内,人们普遍意识到: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加大,民间宗族力量弱化,以往修谱模式实施将日益艰难,族谱文化很可能面临难以为继的窘况。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的发展,查修家谱也开始顺应这一新形式,由以往的纸质家谱开始向数字化家谱过渡。数字化就是将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各种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的过程。族谱实质上也是一种传媒手段,现代社会已经进入数字电子时代,家谱也应与时俱进,实现数字化,采用计算机技术,将传统的平面纸质谱牒文字、图像、语......
从祥林铺下高速,不远就进入了上江圩镇的桐口村,九曲十八弯的乡村公路一直在山脚旁延伸。桐口村背倚葱郁的都庞岭,前临清澈的潇水河,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全村现有约150户,以卢姓为主。据《卢氏族谱》记载:始祖卢绍基宋初任道州刺史。在任上,绍基举家从山东曲阜南迁,因有“遇口而居”的传统,故选择桐口村定居。至今,已延续40余代,有逾千年的历史。千余年间,村里出过许多文武人才,仅明清两朝就高中进士7名,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村,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进士村”。靠近古村,在金黄色的稻田中就能看到一座别致的楼阁——鸣凤阁,高12米,三层,呈八角形,正门上书“鸣凤阁”三个大字。此阁始建于明正德丁卯年,建阁之说有两个:一说因旧时与北邻的道县桐溪尾村争木林而械斗不休,建阁以供瞭望。二说是文昌兴学,祈盼人才辈出。鸣凤阁檐下有沟,流水来自桐口源,终年不涸,注入潇江。鸣凤阁与青山绿水,屋舍田畴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山水画。......
一、卢丞相巧诗妙用典指宋代丞相卢多逊。他在后周太祖(郭威)显德元年考中进士,尔后任职集贤校理。宋太宗皇位时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寻加兵部尚书。卢多逊一生喜爱作诗。他的诗作构思精巧,富有新意。卢多逊曾经把中国历代皇帝的年号、起止时间、古今大臣的事迹及功绩、全国各州郡的图志要点、朝代如何更迭、历代大事典故等内容编写成120首诗歌,并且熟记在心里。宋太祖于公元963年~968年使用“乾德”为年号,此前他用的年号是“建隆”。当初,宋太祖对改换这个新年号十分高兴,非常自信,称“乾德”年号没人用过,属于创新的东西。枢密使赵韩王为了巴结宋太祖就讲了许多奉承拍马的话,称“乾德”年号确实有创意。卢多逊性格耿直,心想宋太祖和赵韩王讲错了,就发言指出错处。原来,卢多逊自编120首“历史诗”,自己已背诵得滚瓜烂熟。他根据诗中所云,讲起五代十国时前蜀皇帝王衍用过“乾德”这个年号。宋太祖听后大吃一惊,立即命令史官按卢多逊......
范阳郡:秦朝时期置郡,辖地在今河北省定兴县一带。西晋时期改为范阳国,北魏时期复改回范阳郡。河南郡:西汉时期改置,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民国时期置河南省。河间郡:亦称河间府。西汉时期置郡,辖地在今河北河间一带。淮阳郡:西汉时期置淮阳国,汉成帝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淮阳市、鹿邑县、太康县、柘城县、扶沟县一带。弋阳郡:汉朝初期为弋阳国,三国曹魏改为郡,治所在弋阳县(今河南潢川西部)。更多关于卢氏资料请搜索关注公众号卢氏春秋。三原郡:即今山西省朔州市。战国时期,朔州归入赵国版图。秦朝时期置雁门郡,治所在善无(今右玉县)。顿兵郡:亦称彭城、北徐州(今江苏省的徐州市)。范阳堂:以望立堂。河南堂:以望立堂。河间堂:以望立堂。淮阳堂:以望立堂。弋阳堂:以望立堂。三原堂:以望立堂。顿兵堂:以望立堂。专经堂:东汉卢植,少年时和郑玄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