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故居自1989年对外开放以来,一直没有进行过整体大修,屋面、地面、地板等都已出现了不同程度损坏。吴良镛、郑孝燮等五名学部委员率先发出了保护呼声。当故居保护与城市道路建设再度发生矛盾时,闵慧芬等3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再度联名呼吁保护,提升其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内各界的呼声,引起了江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决定在道路改造进程中改变原有道路规划设计,在原址保留故居,并进行全面修复。
刘氏兄弟纪念馆过修缮的故居保留了原来的风貌和格局,依旧是三开间两进两侧厢八个小天井,只在外墙转角等三处作了细微的改动。进门的墙角边,当年由刘氏兄弟父亲刘宝珊植下的两簇红天竺也依旧灿烂。之前倾斜的门柱已然"扶正",破碎零落的方块被重新整合,与新添的方砖结合成新铺的地面,新旧分离,独具特色。为了减少车辆过往对故居建筑带来的频繁震动,修复中还专门作了减震处理。据了解,这次重新布置,不再恢复之前刘氏兄弟纪念馆的功能,而是纯粹复原故居功能,即展示刘氏兄弟的生活起居环境,分别布置序厅、私塾、思夏堂、纺织间、卧室、厨房等经。
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为了使旧民居在周边高楼大厦的现代环境下不过于孤立突兀,故居所处的交通岛被打造成一个光明园绿岛,除了故居本体建筑外,还包括半农圃、流芳曲、北茂苑三个花园以及《光明行》下沉广场、音乐桥、光明街等系列景观。修复后的故居,得到了刘氏后裔的一致首肯。 刘氏兄弟纪念馆是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政府为纪念我国现代文化名人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而利用刘氏后裔捐赠的祖籍故居改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