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这些柳编工艺品都比较好看,各种造型的龙、老虎都编的非常漂亮。”9月29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七届中国(临沭)柳编旅游文化产业博览会在中国临沭柳编博览中心开幕。今天是第9天,本地人宋先生带着自己的孩子前来观赏,赞不绝口。
9月29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七届中国(临沭)柳编旅游文化产业博览会在中国临沭柳编博览中心开幕。到今天为止,已经举行8天,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前来游玩。为了能够让大家放心地游玩,在这背后,有这么一群人在默默付出和坚守。
“听说柳博会怪热闹,十一放假就带着小孩过来了。这里花也多,人也多,爬爬山玩玩水的,心情好。”在临沭柳编博览中心,游客黄女士在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荣获中国临沭农民丰收节十佳家庭农场示范场负责人刘浩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 荣获本届中国临沭农民丰收节十佳家庭农场示范场的负责人刘浩带着自家生产的韭菜、黑花生前来。[详细]
“装修已经基本完成了,我们将对实验室进行改进,培养优质地瓜种苗!”9月16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位于临沭县玉山镇的山东金薯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时,厂区正在进行提档升级。[详细]
编者按:十指上下翻飞,一根根柳条相互交织,一件件柳编作品活灵活现,勤劳智慧的临沭人奏响“柳编之都”的美好旋律,编织临沭人的幸福新生活,更串起了临沭“巨龙腾飞”的新篇章。[详细]
“我们生产基地是以县农业局和各级院校为依托的高标准示范基地,所有产品通过绿色认证。2020年中国丰收节·临沭柳博会9月29日开幕,我们将携石墨面粉系列参展,欢迎大家前来参观品尝[详细]
糖炒栗子、烤板栗、蒸板栗……你还知道板栗的什么吃法吗?进入九月份,位于临沭县沭河岸边万亩板栗进入成熟期,又到了中朱崔村板栗供销商解志芬忙碌的时节。[详细]
编者按:十指上下翻飞,一根根柳条相互交织,一件件柳编作品活灵活现,勤劳智慧的临沭人奏响“柳编之都”的美好旋律,编织临沭人的幸福新生活,更串起了临沭“巨龙腾飞”的新篇章。[详细]
编者按:十指上下翻飞,一根根柳条相互交织,一件件柳编作品活灵活现,勤劳智慧的临沭人奏响“柳编之都”的美好旋律,编织临沭人的幸福新生活,更串起了临沭“巨龙腾飞”的新篇章。得[详细]
丰收时节正当时,一芽一叶采茶忙。走进临沭县春山茶园,一望无际的茶树映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着茶香、花香。放眼望去,一垄垄茶树青翠欲滴,让人心旷神怡。[详细]
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临沭柳编匠人周圣福所在的周官庄村,在他的家里,客厅就是工作室,墙边摆放着小筐、大葫芦、小葫芦、大花瓶、鱼等柳编制品,“如果你们早来,家里摆的[详细]
“柳编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能养老能养小。”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了临沭县青云镇王庄村,“临沭柳编卓越匠人”王文印在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详细]
既挑又压、既缠且绕、勒完再编……在他的手中,一根根白色的柳条“活”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筐底便做好了。今年70岁的柳编老匠人刘德全,已从事柳编行业30余年,他以娴熟的柳编工艺[详细]
在沂蒙山区,有“送箢子”一说。所谓送箢子,是指在农村,走亲访友用箢子盛东西。时至今日,走在农村集市,你仍然能看到箢子的身影。不同大小的箢子,多为临沭柳编制作而成。家住临沭[详细]
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编……柳编手法多种多样,从事柳编行业20多年的临沭柳编艺人解印权今年一改传统编织手法,自创整体竖编法。传统与创新结合,创造出整体竖编法小金鱼,外观[详细]
王绪礼老人今年65岁,从事柳编工艺却已有50余年。9月17日上午,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见到他时,老人正在地窨子里编箢子。“编柳就要在这种地方,冬暖夏凉且能保持一定的湿度,让柳条[详细]
今年的柳博会上,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杨进邦将带着自己的柳编新作品“疫去春来”和“肥桃”以及小葫芦、石磨等富有民俗特色的柳编作品前去参展。[详细]
编者按:十指上下翻飞,一根根柳条相互交织,一件件柳编作品活灵活现,勤劳智慧的临沭人奏响“柳编之都”的美好旋律,编织临沭人的幸福新生活,更串起了临沭“巨龙腾飞”的新篇章。
“今年我们积极研发新产品和季节用品,尝试网红带货,同时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等方式,实现订单比去年同比增加20%左右。”临沭晴朗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东收在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9月30日,第五届中国(临沭)柳编旅游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作为中国“柳编之乡”,今年1-8月份,临沭县128家柳编企业实现国内外销售额11亿元,其中自营出口8.8亿元,占全国柳编出口的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