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祠堂教化功能:宗族祭祀准备到仪式传统凝聚力交织
祠堂是家族中的长者向族人灌输封建伦理道德的重要场所,祠堂所担负的责任,既承继历史传承,也指导今生,还规划未来,充分体现出其教化的功能。教化最直观的形式,莫过于宣扬封建伦理的内涵。因此许多家族,在祠堂竣工后,首先做的就是将家谱中的族规家法或刻石立碑,或誉抄张榜,或树匾明言,方式不一,主旨相通,就是将封建宗法的理念固化以指导族人按规定践行。这些明榜昭示的族规,既有指导宗族内部成员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规定,也有规范祭祀、旌表等行为,还有对宗族成员进行伦理道德上的劝谕,包括尊敬祖宗、孝敬长辈等。如徽州呈坎罗东舒祠内,就有《新祠八则》八块粉牌;徽州龙川胡氏宗祠内,刻有告诫族人的石碑;县屏山村舒氏宗祠序伦堂有副嵌字联:“合群联雁序,尊祖重人伦。”就是以雁阵为例,强调宗族要遵循长幼有序的人伦关系。祠堂致祭之日,往往也是向族众宣讲家谱进行教化之时。许多家族在祭祀仪式开始之前,由族长或指派专人宣讲先贤语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