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开通会员
下载APP
我要投稿
新闻
族谱
开始寻根
2021
08-26
新闻动态
分享

乐雷发

南宋政治家、状元乐雷发简介,乐雷发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乐雷发(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字声远,号雪矶,汉族,湖南宁远人。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1253年,理宗皇帝下旨召乐雷发廷试,他对答如流,条对切直,赐为特科状元,授翰林馆职。因秉性耿直、不畏权贵、议论时政的时候,不附幸臣,受到排斥,不得重用,自觉报国无门,毅然辞官归隐九嶷山。

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生平简介

年少崇尚正直,以诗励志

嘉定三年庚午正月十六日(1210年2月11日),乐雷发出生在湖南宁远下灌乐家山(今明月山),当时正雷声大作,天降甘霖,闪电划破长空,一声炸雷,惊天动地。其父亲与母亲,以“春雷震天,雷霆万钧,甘霖落地,滋润嘉禾”之意,为其取名乐雷发。

其父乐公明,南宋进士,为人正直,有志报国,做官清廉。乐雷发从小受舜文化熏陶,心里就滋生了崇尚正直的朴素英雄观,在父亲的教导下,他博览群书,精通经史,长于诗赋,少年时代便立下了收复国土、振兴民族的志向,11岁的时候,父亲乐公明带着他拜会在永州做官的杨孟溪。见面就背起杨万里的《小池》,并绘声绘色地说起了诗意。杨孟溪见乐雷发年少聪明,十分动情,即兴铺纸磨墨,题赠诗文以之鼓励。乐雷发也作了《谢杨孟溪县丞惠以章墨》表示感激和敬仰,表决心要西窗磨穿铁砚,书斋探求真经。

青年四海漫游,以诗交友

二十岁开始,乐雷发四海漫游。在游山玩水之中了解民生民怨,了解官场现状,陶冶自身情操,广交各界朋友。

乐雷发所交的朋友大多为文人墨客和在职官员,交友的方式也主要是作诗相赠。针对不同的交往对象,他在诗中或者思情叙旧互相勉励,或者称赞其往昔的建树,激励为民做主,建功立业;或者展望未来,寄言励志,劝勉友人珍惜建功立业的机会;或者借题发挥,为自己没有机会为国尽力唏嘘慨叹。如《舜祠送桂林友人》《送桂帅钟尚书赴召》《送李焕云起恭城主簿》《送丁少卿自桂帅移镇西蜀》等。乐雷发对桂林友人说“诗交应不计穷能”,夸赞桂帅钟尚书“赖有老臣经济在,快呼桂醑饯篙师”,寄言即将赴任为恭城主簿的老乡李焕云“事业无穷要自强”,期盼李焕云忧国忧民建树伟业;在元兵侵犯蜀地,朝廷拟调友人丁少卿去成都任制使时,赠诗提醒友人丁少卿蜀地防务的重要,指出“三边形势全凭蜀”,叮嘱丁少卿要学三国姜维挫败钟会的阴谋、由剑阁入蜀的做法,言之切切,义之真真。

中年授业解惑,寄情学子

当时,国家偏安于江南一隅,江北大片领土沦陷,外患严重,经济凋敝,民不聊生。乐雷发主张以收复国土为己任,拥护抗击金元,文章直抵时弊,而投降派史弥远执掌朝纲,乐雷发北上抗金的政治主张不能为权臣们所容,虽满腹经纶,却屡试不第。他对此十分愤慨,遂放弃功名,转而收徒讲学,在湖南道州,江西吉州、筠州、袁州等地开馆授徒,把救国的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在讲学中,他极力宣传抗金救国的道理,斥责那些只读书不救国的腐儒,号召学生上前线去抵抗入侵之敌。

钦授特科状元,退隐九嶷

理宗宝祐元年(1253),门人姚勉登科,上疏让第。理宗召见亲试。金銮殿上,理宗问以“学、术;才、智;选、举;教、养。”八事,乐雷发“条对切直”,留下了著名的“廷对八策”。“文章天子”宋理宗大悦,当即赐以“特科状元”,赐田八百亩,敕建状元楼一座,授翰林馆职。时值元兵大举进攻西北,乐雷发作《乌乌歌》、《车攻赋》等,抒发抗元的壮志,指斥权臣昏庸,因而不得重用。乐雷发对腐朽的南宋政权十分绝望,于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愤然称病回乡,隐居九嶷,寄情山水,用诗词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他在读书岩著书,在象岩讲学,遗址至今犹在。

主要成就

文学特点

乐雷发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少年时候,就表现出了惊人的诗歌创作才华。

家国情怀

所留存于世的直接抒写九嶷山的诗中,最为直白地表达对九嶷山的家乡情结的有《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在《舂陵道中望九疑》中,乐雷发写道:“九歌悲咽九疑峰,万里孤臣怨莫从。楚雨那归汾水曲,岭云别向洞天封。祠宫秋老哀回雁,寝苑春寒响夜松。待向寒来携玉琯,月明吹乇几芙蓉。”在《九疑紫霞洞歌》中,乐雷发讴歌慨叹“借问此何地,指言太虚天。”在《象岩铭》中直白地表达“我爱斯岩,原象之美。”诗中,乐雷发情系九嶷山的花草、玉琯、楚雨、岭云、祠宫、回雁、夜松,还亲自为九嶷山象岩命名作铭记。

释、道意蕴

九嶷山有很多诸如“何侯炼丹”“拔宅升天”“玉带围陵”一类来自尧舜时代、有着浓郁佛家与道家情怀的传说故事,这些发自远古的不失诡谲幻诞的故事,使九嶷山人乐雷发心灵深处平添了一种烂漫主义情怀。

《离骚》遗风

宋代理学融合了释、儒、道三教的思想体系。乐雷发在诗中对号称北宋理学五子的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发展和推广者朱熹、张栻等非常敬慕,对理学的内在精神也很有独到见解。

如《九嶷紫霞洞歌》此诗既有儒家风采,亦有释、道情怀,还有屈子楚骚遗韵啊!”

文学创作

乐雷发属江湖派诗人,然其诗风骨遒劲,在江湖诗人中较为突出。七言歌行,如《乌乌歌》、《壶中天歌赠侯明父》,雄深老健,激昂奔放。前者感慨书生误国祸世,无补于国家危难,尤为淋漓尽致。近体诗大多不脱江湖派窠臼,但也不乏优秀之作,如《逃户》反映出宋末社会民不聊生的现象;《寄雪蓬姚使君》、《寄许介之》、《送丁少卿自桂帅移镇西蜀》、《读系年录绍兴八年以后事》等,感怀国事,寄慨深长。又有一些诗作写得清丽可读,如《秋日行村路》、《夏日偶书》。

所著《雪矶丛稿》5卷,清乾隆时选入《四库全书》。有《南宋群贤小集》本;有《雪矶诗评》及《廷对八策》遗世。

思想理论

释、道

九嶷山有很多诸如“何侯炼丹”“拔宅升天”“玉带围陵”一类来自尧舜时代、有着浓郁佛家与道家情怀的传说故事,这些发自远古的不失诡谲幻诞的故事,使九嶷山人乐雷发心灵深处平添了一种烂漫主义情怀。

乐雷发一生以道学自居,他尊崇“道”,从性命之学阐释了他的道统之说,并提出了一些以“道”为核心的政治主张。在《状元策》中提出“以道淑天下之士”。他尊崇“道”,从性命之学阐释了他的道统之说,并提出了一些以“道”为核心的政治主张。

忧患意识

乐雷发的政治理想是江湖诗派的家国意识的重要表现。

嘉熙三年(1239),蒙古军队攻入四川,占领重庆,到淳祐元年,再次挥兵攻陷成都,随之纵兵南下,接连攻下宋朝多处州县。宋理宗对蒙古人的威逼束手无策,朝中大臣只知务虚空谈,国势维艰。乐雷发鄙视那些戴着高帽子、佩着长剑、满嘴仁义道德、醉生梦死的高官,他在诗里感慨在国家危急之际,书生都是“百无一用”的废物。提醒读书人不要忘记了四川人民遭受屠戮的悲惨情况,呼吁在国家动荡的时刻,再也不要死捧着书本寻章摘句,死抠性理,讲论道学;他号召读书人觉悟过来,焚去诗文,聚首喝酒,探讨如何报效祖国;他期待道学家象孔子那样智勇双全,文学家得象诸葛亮那样谋略深远,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壮怀激烈,投入到战斗行列中去。

乐雷发自己是个读书人,却大肆呼喊莫读书,目的在于通过这首长歌,劝导读书人别读书死,要视天下苍生安危为己任,学以致用,读书报国,拿起宝剑,挥动战旗,杀敌立功,建立千秋功业,垂勋万世。

忠贞报国

乐雷发在《状元策》中说:“有学术而有才智,其人则君子;有才智而无学术,其人则小人。陛下只求人才,必求其两全之人,最不可各求其一也。”

在《状元策》的结尾中表白说:“臣草茅愚生,不识忌讳,一念爱忠,与生俱生。陛下嘉纳忠言,故终圣问之外,竭其狂瞽,亦可谓出位犯分矣。大则投之鼎镬(huo),小则屏之山林。其甘如饴,九死无悔。”

意思是:臣下是民间一个愚昧的书生,不懂得忌 讳,而忠君和爱民这一信念与生俱来。陛下允许提出忠言,所以敢在圣上的策问以外,献上那愚妄无知之言,也可以说是越出本位、触犯等级规定了。往严重处说就 是处以死刑而投入油锅,往轻微点说就是斥退而摒弃在山林。我心甘情愿,九死无悔。

乐雷发的忠贞报国的人品气节,苍天可鉴!

人物轶事

少年立志

乐雷发11岁的时候,父亲乐公明带着他拜会在永州做官的杨孟溪。小雷发毫无陌生感,一见面就说:“叔叔,我读过杨万里爷爷《小池》《新柳》,说完,乐雷发就背起杨万里的《小池》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并绘声绘色地说起了诗意。杨孟溪见乐雷发年少聪明,十分动情,即兴铺纸磨墨,题赠诗文以之鼓励。

人物评介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乐雷发:“人品颇高”说其诗“风骨颇遒,调亦浏亮,实无猥杂粗俚之弊,视江湖一派迥殊……尚有杜牧、许浑遗意。

”钱钟书对乐诗评价说:“所读晚宋小家中,《雪矶丛稿》才力最大,足以自立。

”岳麓书社1986年出版了钱锺书先生编的《宋诗选注》,选入了《乌乌歌》等诗。

代表诗作

【逃户】

租帖名犹在,何人纳税钱。烧侵无主墓,地占没官田。

边国干戈满,蛮州瘴疠偏。不知携老稚,何处就丰年。

秋日行村路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送丁少卿自桂帅移镇西蜀

琼海收兵玉帐闲,又移斋舰溯涪湾。三边形势全凭蜀,四路封疆半是山。

魏将旧闻侵剑阁,汉兵今欲卷函关。细倾瑞露论西事,想在元戎指顾间。

家庭成员

父亲:乐公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雷氏家族圈

全网第76大家族
已有390万位宗亲
99+

雷氏家族圈

全网第76 大家族
已有390 万位宗亲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memberTotal}}名宗亲正在热聊 快来加入
{{t.username}}:{{t.content}}

雷氏人脉

{{item.username}}
{{item.userAddress || ''}}
{{item.userCompany || ''}} {{item.userJob || ''}}
下载APP寻找您的宗亲人脉
关于炎黄雷氏网
炎黄雷氏网(lei.zupu.cn)是族谱网旗下姓氏网站,这里汇集雷氏新闻,雷氏话题,雷氏名人,雷氏源流,雷氏文化,雷氏企业,雷氏族谱,雷氏寻根等内容,汇聚各地雷氏宗亲联谊会,打造权威的雷氏宗亲网站。
炎黄雷氏网以弘扬雷氏文化,传承雷氏文明,促进雷氏宗亲和谐为宗旨,是目前国内涵盖丰富雷氏资讯的姓氏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的、公益性的雷氏文化交流平台。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百家姓堂号
禹氏堂号阿氏堂号盖氏堂号屠氏堂号国氏堂号官氏堂号邝氏堂号云氏堂号荆氏堂号储氏堂号朴氏堂号满氏堂号井氏堂号奚氏堂号麻氏堂号明氏堂号乐氏堂号苑氏堂号钮氏堂号诸氏堂号危氏堂号狄氏堂号权氏堂号宗氏堂号劳氏堂号
热门姓氏
炎黄王氏网炎黄刘氏网炎黄李氏网炎黄张氏网炎黄陈氏网炎黄周氏网炎黄杨氏网炎黄黄氏网炎黄赵氏网炎黄侯氏网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微信登录
手机号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注册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族谱网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您的密码过于简单,请用手机验证码方式登录,并及时前往族谱app修改密码
    点击查看详情
    扫描二维码下载族谱APP
    手机验证码登录
    下载族谱APP
    置顶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