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赖王叔颖生性善良,关心体贴民众,常与百姓一起劳作,谈笑风生。一天,他到城西,在田间听到少女的歌声,便走近叙谈,方知姑娘自幼丧失父母,由叔父抚养,因其聪明美丽,又跟着叔父学了不少文化知识,一时成了方圆闻名的才貌双全的女子。赖王感慨姑娘的身世,就娶了姑娘。一天夜里,赖公听见姑娘梦中喃喃呼唤:“嫦娥姐莫哭呀,俺给你挖个水池养蛤蜊好吗?”赖王非常奇怪:凡仙有别,挖水池养蛤蜊何意?为揭开秘密,赖王就依娘娘的梦语,在城东北闾河岸边挖了个池塘,并备了一盆鲜蛤蜊。到月圆之夜,赖王领娘娘到池边,娘娘一见池内明月,忙跪地叩拜,并疾呼:“蛤蜊、蛤蜊……”赖王忙将满盆鲜蛤蜊递了过去。娘娘接过盆子,一下子把蛤蜊全倒进水池。
拜月后,娘娘向赖王问道:“那是俺做梦,梦见嫦娥为丈夫要吃蛤蜊,她到池中去摸,摸了半天没摸到,急的哭了起来,我看她怪可怜的,就帮她去摸,一下子摸了一大盆。嫦娥接过蛤蜊高兴地说:‘好妹妹,谢谢你,你要多劝国王,体贴百姓,多做好事’。说罢就直奔月宫去了。”赖王听罢很受感动。从此,更加勤俭治国。
打这以后,娘娘每逢月圆之夜,不忌寒暑,都要带着蛤蜊到池边拜月,从不间断。拜月日久,池里蛤蜊也积成了小丘。“拜月池”、“蛤蜊山”便由此而得名。
为了方便娘娘拜月,赖王又在池边建一小亭,取名“拜月亭”。到了汉代,故国女子又别出心裁地说:“嫦娥还需要加衣防寒,慈善人要兑钱给她买。”打这以后,每年春秋之际,包信坡百姓都往池里掷小钱。“拜月池”又多了个美名:“金钱池”。
三千多年来,人间沧桑,诸多变异,然而遗址犹在,佳话仍在民间流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