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3
清朝广东会有“文颜武赖”之说,赖氏家族三代五将分别是谁?赖氏家族三代五将分别是:赖世超、赖英扬、赖信扬、赖恩爵、赖恩锡。赖世超(1750—1832),深圳大鹏人,三代五将之一。少年家境贫寒,十五岁随民间艺人习武,十六岁在县衙当差。后来转鹏城衙署当文职。二十五岁结婚,婚后弃文从武,并顺利考取武举,第三年又考上千总。由于武功精励且多立战功,道光五年(1825年)任闽粤两省武举考官。封武功将军,正二品。卒于道光十二年农历三月,享年八十二岁。赖英扬(1778-1840)字虎臣,出生于新安县大鹏城。其父赖世超官至广东琼州镇镇台。赖英扬少年就投笔从戎,历经大鹏营外委、升补把总。在跟随水师提督的舟师围剿海盗于儋州新英外洋时,临危不惧,身先士卒。先后擒获盗船十八艘及邬石二筹洋盗三百八十名。当时两广总督百龄奏请圣上,赏给赖英扬“头等出力”银牌一枚,并升授水师提标中营千总,署理广海寨守备;嘉庆二十三年(181......
弘扬祠堂(家庙)文化,共筑美丽乡村福建永定汤湖村积极探索“祠堂(家庙)+文化”基层文化发展路子,将祠堂(家庙)打造为基层善治阵地、文化集散阵地、新时代先进文化传播阵地,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实现文化聚民、文化悦民、文化惠民,成为新时代农村基层优质文化供给与服务的新载体,为乡村振兴赋能。颖川赖氏源自中原。中原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秦王政十七(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在中原设颖川郡,辖今河南中部及南部。公元前538年,楚子灭赖国,迁赖于鄢。“鄢”在何处?局《史记·伍胥列传》载鄢地所在,徐广《史记集解》曰:“颖川鄢陵是”。因为今河南中部及安徽西北一带,在春秋后期,一直是楚国与其它诸侯国争夺的焦点,楚国不断调防充实北部边邑。因此,公元前538年楚“迁赖于鄢”的“鄢”不是处于楚国腹地的“鄢”(今湖北宜城),而是在今河南中部的“鄢”(今河南鄢陵)。鄢在颖水上游,今河南鄢陵地,赖国子孙迁鄢陵后,......
2021年5月3日,江西宜春袁州龙源赖氏宗亲隆重举行赖氏宗祠竣工庆典活动。...
祭祀先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每逢农历的八月初一,福建及周边省市赖姓民众都会到上杭古田祭祀入闽始祖赖标公。节目最后让我们一起到现场感受一下祭祖的热闹场面。9月10日是农历八月初一,来自福建、广东、江西、浙江等省的赖姓宗亲代表,来到了客家祖地——上杭县古田镇赖坊村,参拜赖氏入闽始祖——赖标将军陵园,焚香膜拜,燃放烟花爆竹,纪念先祖先贤。资料记载:赖标是轩辕黄帝第134代孙。唐朝僖宗干符元年,征西番建元功,封锦衣卫副使,升直殿大将军。赖标为世袭将军,其子孙曾有11代人世袭将军之职。所以在标公陵园,除了有赖标将军的高大雕塑,还有众多古代将军的画像,可谓是将门之后,人才辈出。赖标去世后与其夫人蓝氏合葬在上杭坪埔彝石埔,前些年因兴建上杭火车站,将墓地转移到现在的上杭县古田镇赖坊村,2006年底新建成了占地2300多平方米的标公陵园。据不完全统计,赖氏标公后裔约有200多万人,裔孙遍布全世界。每年的八月初......
...
...
...
...
...
...
...
第一代:光公,字列宝,号定风直士,妣黄、吴、高氏,仕浙东,生子二:庄、厚。宁都捊原一修谱序记载:后自活州丰宁县【今陕西西乡县】平宁里有曰定风直士,字列宝者,仕浙东。西晋永兴【公元304--306年】成都王颖【指司马颖,晋武帝司马炎十六子,西晋八王之乱之一,封王于成都,公元279~306年在世】恃功骄诈,(公)入朝上章,其略曰:“以颖辅政,离散民心,扰动羌胡,为天下患矣。”既而寝疾归。第二代:庄公,字远大,妣罗、陈氏,生子二;元(字士谨)、玄(字士端)。宁都桴原一修谱序记载:逮士端,值国祚颠覆【国祚指王朝维持的时间。国诈颠覆:指西晋(266~316)灭亡】,子江东太守臣庆奏,家松阳,以松阳为郡也。第三代:玄公,字士端,生子遇。宁都桴原一修谱序记载:子江东太守臣庆奏,家松阳,以松阳为郡也。第四代:遇公,字臣庆,官江东太守,奏请松阳郡,妣谢、邱、王氏,生子匡。宁都桴原一修谱序记载:宁康间【373......
四川人,又称蜀人或巴蜀人。明末清初的的大移民活动前后延续一百多年,就是所谓湖广填四川。赖姓人也从此移民中分别从江西、广东、福建等省迁徙入川。在古老而又文明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溯我赖氏,己有数千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风云际遇,饱受无数磨难,赖氏自强不息,不断壮大。按照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赖姓人口约200多万人排在第98位,其中四川赖氏人数约30万。根据联系了解中分别有“七宣赖姓”中的得公裔、度公裔、思公裔等只要你在四川省区域中,如果此图中没有你所在的市区县请告诉我,我会及时校正、补充。其中也包括陕西的汉中市部分地区、云南的水富县部分地区,由于历史变迁,四川的分分合合,只要你族谱上写有四川省某某府,但现在所居住的市县区不在四川范围内而你又在寻根溯源,数典忆祖,均可告诉我。...
溯源赖姓的来源主要有二:一是出自姜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二是出自黄帝,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后一种说法是目前所见赖氏族谱及姓氏书籍的主要说法:赖姓一世祖为赖国颖王,是黄帝的二十九世孙,文王的第十九子。周武王之弟叔颖受封于赖(在今河南省),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为楚灵王所灭,其后裔以国为氏。赖国旧址属秦时颍川郡,即河南原许州、陈州、汝宁、汝州诸地,族人以“颍川”为郡号。赖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中华姓氏中居第98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分布较广,以广东居多,约占全国赖姓人口的54%。入闽南朝宋元嘉末年(453年),叔颖的三十世孙赖硕迁江西宁都,其三子赖灿娶丘氏,生有七子:昭、德、明、庆(一作广)、思、永(一作球)、彦。后裔分支湘、赣、苏、闽等省。其中赖德约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迁徙入闽,赖德生子标、极、枢,后裔又徙居汀州、宁化、上杭、永定、古田、延平、南靖、诏安、......
...
...
...
一、赖禄孙孝心感动贼寇赖禄孙,元朝大孝子,汀州宁化(今福建省宁化县)城关人。元仁宗时,赣州土豪蔡五九,尚武任侠,被乡民推为首领,抗拒官长,燃起了战火。他率部攻破宁化县城后,据地称王。其部属有不良者,时有抢掠劫民事件发生,不少群众四处逃匿。赖禄孙母亲伍氏恰逢生病,禄孙便背着母亲逃于城郊之南山。蔡五九所部亦追至南山,抓获难民。赖禄孙背着母亲行至中途,贼寇突然来了,乡亲们都被冲得四分五散。贼寇看见赖禄孙母子,先用麻绳将赖禄孙捆绑住,再抢劫他的母亲。赖禄孙守着母亲一步也不离开,与劫贼反抗。贼寇没有抢到钱财,又看赖禄孙态度强硬,就要举刀杀他的母亲。赖禄孙冲到母亲身边以身相抵,并大声疾呼:“要杀即杀我,切勿伤我母。”随之呼天号地,痛哭不止,异常悲伤。稍时,其母口渴,连声不断呼叫要喝水,怎奈该地找不到水,赖禄孙即口含唾液,一口一口哺喂其母,为母解渴。蔡部之众见此情景,均受感动,赞叹不止,不忍加害,并派人......
商朝末期,纣王暴虐无道,国无宁日,民不聊生。武王号令伐纣,各兄弟都响应。周文王十三子,武王的弟弟叔颖是下肢瘫痪的残疾人,他不能像其他兄弟一样挥戈战斗,但是他也不忘为民除暴出力。为支持武王伐纣,叔颖坐上轮车,到民间到处讲故事,讲道理,称为说因果。民众都喜欢听,越来越多的人明白武王伐纣的理由,支持武王的义举。武王推翻商纣王统治后,封叔颖到赖国。(由于赖国资料缺失,赖国所在地有许多说法。)直到公元前538年,楚国灭掉赖国。赖国人以国名为氏。赖氏人尊姬叔颖为始祖。赖姓还有其它渊源。...
人生在世孝字先行不行孝道枉为人生祭祀祖宗不可不诚敬畏尊长情笃意真父母深恩铭记于心侍奉赡养人子本分夫妻和睦相敬如宾兄弟姊妹骨肉情深婆媳妯娌同德同心乡里亲朋相互照应勤劳奋斗百事可兴懒惰懈怠一事无成节俭持家积财有盈奢侈铺张坐吃山空为官为民清廉气正贪得无厌祸害自身教育子女重中之重读书学习贵在恒心刻苦钻研博学专攻德才兼备堪当大任修身立德善良诚信法明必守理当正循言语谦恭举止文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自强不息牢记祖训坚忍不拔砥砺前行富了小家莫忘大忠报效国家建立功勋复兴崛起我辈责任齐心协力大业必成...
null...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