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中国各姓氏家谱,始于官方纂修为唐太宗李世民朝,时朝庭设立专职机构,规范、系统纂修各姓氏家谱(此称宗谱、家乘、族谱),史称“大唐氏族志”。民间纂修家谱始于北宋,号称中国第一谱的“孔氏家谱”,始修于北宋神宗元丰年,然绝大部分姓氏始于北宋以后。
而在北宋以前民间纂修家谱最早者即我蒋姓,我氏于东周末,即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由汉摘秦侯三十五世宗周公(时年32岁),辑世本纂修蒋氏世谱,史称《汉阳期思蒋氏宗史》,该宗史按周公排定之36世字辈辑录而成,奉伯龄公为蒋姓始祖,故又称“周谱”, 亦作“秦谱”。
及至东汉,我四十九世荆南刺史政公(38年-97年),据宗周公原辑,编纂而成三十七世至四十七世之宗源,此谱摘录我氏汉代人文,故又称“汉谱”。
延至唐玄宗天宝末年(755年),监察御史七十四世蒋晁公(689年-767年)续编澄公裔四十八世至七十三世祖源,因纂于唐,故又称“唐谱”,其时同立《𠙶亭乡侯碑》及《蒋氏大宗碑記》于冲寂观。
第四次续修为唐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八十一世防公(854年-924年),此谱依据晁公之原辑重加修卷成牒,称之为“唐谱”。及宋则有八十九世礼部侍郎、前侍御史堂公再辑。
宋崇宁四年,则有九十世枢密院大学士之奇公请勅纂修,端明殿大学士苏轼奉旨校修,因是上喻恩准,故谱边饰以腾龙图案,是为“蒋氏龙边谱”, 又称之为“苏谱”,由是蒋氏谱史历修清晰。
第六次续修,即元时由九十六世芝瑞公、㰘公、捷公、应新公、应炎公五进士续修,称作“元谱”。
至明代第七次续修则有一百世立本公、讓公、一百三世居易公、一百四世俊儒公、一百五世炯公合修,及后虽未续成大宗,然各小宗续修未止。
观我宜兴蒋氏宗谱自创修至历修皆为历代名士所纂,且传承有序,史料翔实,北宋著名大学士欧阳修亦赞语曰“宜兴邑志,半为颖叔(蒋之奇)家乘,可也”,是故,蒋氏宗谱是一部堪比中华姓氏最古老之史书。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由汉摘秦侯三十五世宗周公(时年32岁),辑世本纂修蒋氏世谱,史称《汉阳期思蒋氏宗史》,该宗史按周公排定之36世字辈辑录而成,奉伯龄公为蒋姓始祖,故又称“周谱”, 亦作“秦谱”。
《太祖周公庆传名训》伯本仲英,季庆叔承,诞殷饬纪,德肄彝明,师甄蟾静,毓圣筒祯,振远绍武,元庚鼎呈,祚迁宗立,六六可维,缉我之后,维嗣伯龄。
汉摘秦侯——宗周公
蒋宗周 字希文 母怀三载 一孕而生公兄弟三人 公身长九尺八寸 眉间有一黑痣 上出白毫二莖垂于脐下 时秦始皇三十四年下诏毁天下书 公乃以大宗谱并周公聖像漆匣密藏于石窖 幸而得存 后秦始皇诏求周公聖像 公即持见秦王 王命拱南 面而礼之 读赞毕 谓臣李斯曰 卿也为之赞 李即赞曰 请命于天 曾欲代王之死 报功于国 惟多礼士之勤 制周礼万年叶庆 作武乐四海同春 秦王诵赞大喜 命篆之 名其体曰 玉筋 以像固于金籐 即赐公 职博士 公谢不受 及至甲午三年 公出 从汉沛公灭秦 復得周公聖像于金藤 后以功封摘秦侯 谥文定 公生于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 薨于汉文帝前元三年( 前177年)寿八十岁 葬北邙山 配陆公澄女 生子三 立身 立节 立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