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战国时人们是怎么用香的?
中国香文化源远流长,从夏商时期一直到春秋战国都有关于香的文字记载。最早的关于古人熏香的记录可以在《周礼》中找到,书中记载西周时已经有掌管熏香的官职,“以莽草熏之,凡庶虫之事。”用熏香的方式来除虫。春秋战国时,人们已经广泛使用植物香料,佩戴香囊、香草,燃熏香料以除湿驱虫,熬兰为膏做灯油,加入郁金香草酿制香酒,用兰、蕙煮水沐浴,还使用香料祭祀先祖神灵。春秋时期,孔子喜兰,《孔子家语》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俱化”;“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东汉蔡邕[yōng]在《琴操》中记录了古代琴曲背后的故事,其中《猗[yī]兰操》条目下讲述了孔子做这首琴曲的故事: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返鲁,过隐谷之中,见芗[xiāng](同“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p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孔子以兰自喻,感慨生不逢时,年纪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