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源流介绍及家族简介石姓,后晋国姓,源于姬姓,人口众多,是当今中国前100个大姓之一。宋版《百家姓》排第188位。在当代姓氏人口排名中,石姓排名第63位,人口420万(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占0.35%。姓氏源流源出一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康叔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公石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及《春秋公子谱》等记载,春秋时期康叔的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公石碏,又称石碏,是卫国的贤臣,有大功于卫国,世为卫大夫。战国史学家左丘明在《春秋左氏传》中称赞石碏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石姓得姓始祖——石碏石碏公,春秋时卫国人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封自己的弟弟卫康叔——姬封建立卫国(今河南淇县境内)。传至卫庄公时,庄公有一个爱妾生了个儿子叫州吁,州吁喜欢练武、打仗,庄公任命他为将军。当时卫国有一个贤臣叫公孙碏(此处公孙并非姓氏中的公孙,因石碏源出于公(靖伯——卫康叔六世孙),公之子称为公子,公之孙则为公孙),字石,人们称他为石碏,是卫康叔姬封六世孙靖伯的孙子。他劝庄公说:“庶子(指州吁,因为他是庄公妾所生,所以叫他庶子)喜欢打仗,又拥有兵权,将来会出乱子的!”卫庄公不听。庄公死后,太子完即位称卫桓公,他即位
石姓圣贤合集石碏石姓部分始祖,春秋卫国大夫。名本一,生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辛未仕卫。卫上大夫,张大义,著忠纯,名闻诸侯。卫靖伯之孙,有大功于卫,世为卫大夫,娶叭喇氏,生子二,长环,幼珙。石碏之孙骀仲,以石为氏。《左传》中记载有“石碏大义灭亲”的典故。石作蜀字子明,号卓子,冀(今天水市甘谷县十里铺乡)人。生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殁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自幼胸怀远志,聪颖敏学,仰慕孔子。成年后,不远万里徒步东鲁,投身孔门,得圣人教育和熏陶,身通六艺,为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石奢春秋时
石姓古代姓氏名望石碏石姓部分始祖,春秋卫国大夫。名本一,生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辛未仕卫。卫上大夫,张大义,著忠纯,名闻诸侯。卫靖伯之孙,有大功于卫,世为卫大夫,娶叭喇氏,生子二,长环,幼珙。石碏之孙骀仲,以石为氏。《左传》中记载有“石碏大义灭亲”的典故。石作蜀字子明,号卓子,冀(今天水市甘谷县十里铺乡)人。生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殁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自幼胸怀远志,聪颖敏学,仰慕孔子。成年后,不远万里徒步东鲁,投身孔门,得圣人教育和熏陶,身通六艺,为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石奢春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