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丝海棠特征小乔木,高达5m;枝开展,幼时紫色。叶卵形或狭卵形,长4~8cm,基部楔形或近圆形,锯齿细钝,叶质较厚硬,叶色暗绿而有光泽;叶柄常紫红色。花鲜玫瑰红色,花柱4~5,萼片深紫色,先端钝,花梗细长下垂,4~7朵簇生小枝端。果倒卵形,径6~8cm,紫色。3~4月开花;9~10月果熟。分布分布于中国的四川、安徽、陕西、江苏、浙江、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50米至1,2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坡丛林中和山溪边,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变种花常见有以下变种和栽培变种:白花垂丝海棠var.spontaneaKoidz花
牡丹形态落叶小灌木,高1-1.5米;二回三出复叶,小叶常3-5裂;初夏开白色、红色或紫色花,花单生大型;雌蕊生于肉质花盘上,密被细毛。与芍药的区别牡丹与芍药形似类同,在中国古时,两者合称为“芍药”,至唐代以后始有区分。牡丹是灌木木本,芍药是蓄根草本,花型、叶片非常相似,牡丹于5月初开花,芍药花期要晚一些,这是它们主要区别。芍药原产于中国北部及西伯利亚一带,更耐寒。在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中,牡丹和芍药是同一个词。别称牡丹有许多别称,各有其起因与出处。一曰“花王”,出自《本草纲目》:“群芳中以牡丹为第一,故世谓花
双瓣茉莉词语释意双瓣茉莉的学名sambac从梵语champaka而来,原指木兰科含笑属的黄玉兰(Micheliachampaca)。中文中广义的茉莉花一词,常指木樨科素馨属(Jasminum)常绿灌木或藤本植物的统称。但人们平常俗称的茉莉花即指双瓣茉莉。介绍双瓣茉莉由于花香浓郁,可提炼香精油,成为热带常见的农作物,亦培育出众多的栽培种,最著名的是重瓣品种虎头茉莉(GrandDukeofTuscany)。在中国,常用双瓣茉莉加入绿茶中窨制成茉莉花茶。双瓣茉莉于1937年被选为菲律宾的国花,于1990年与蝴蝶兰和阿
夜来香形态多年生缠绕藤本。小枝柔弱,有毛,具乳汁。宽卵形、心形至矩圆状卵形的叶片对生,先端短渐尖,基部深心形,全缘,基出掌状脉7~9条,边缘和脉上有毛。伞房状聚伞花序腋生,花多至30朵;花冠裂片5,矩圆形,黄绿色,有清香气,夜间更甚,所以有“夜来香”之名;副花冠5裂,肉质,短于花药,着生于合蕊冠上,顶端渐尖;椭圆形直立的花粉块每室1个。披针形蓇葖果长7.5厘米,外果皮厚,无毛。种子宽卵形,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分布中国特有植物;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以及中国大陆的华南等地,一般生于山坡灌木丛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