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姓源于黄帝,为黄帝直系后裔的重要姓氏。历史上,姬姓族人中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如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等,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随着历史的演变,姬姓族人经历了多次变迁,部分改姓周氏,但始终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黄帝,华夏始祖之一、人文初祖,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与生于姜水之岸的炎帝并称为中华始祖。黄帝为少典之子,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出生、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以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载入史册。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且在他统治期间有了文字。黄帝有嫘祖、女节、丽娱、嫫母四位夫人。...
周朝以及姬姓诸侯国灭亡之后,姬姓族人几乎都要被迫迁徙,姬姓在历史上较大的迁徙有:第一次:周武王灭商建周之初,周公之子伯禽代其就封鲁国,伯禽带领姬姓族人从陕西西安到山东曲阜创建鲁国,当为姬姓第一次大迁徙。第二次:周成王期间,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周公居东都洛邑(今洛阳),部分王室姬姓族人随迁。第三次: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由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王室成员大多随之迁徙。第四次:周公之子滑伯所建的滑国灭亡之后,其后裔四散。第五次:前256年,周朝灭亡之后,王室成员变为庶民,四处逃散,散居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区。第六次:前255年,西周国被秦所灭,迁周文公姬咎于悉狐聚(今河南省汝州西北),部分西周国王族随之迁徙。第七次:前249年,鲁国灭亡之后,姬姓族人四散,隐居各地。此支姬姓人繁衍最盛。第八次:前249年,东周国被秦所灭,迁东周君于阳人聚(今河南省汝州西北),部分东周......
...
...
...
2022-08-01
中国人在面对一个人的时候,总爱弄清楚对方的身份,这种身份除了职业之外,更多的是血缘,比如你是谁谁的孩子,祖上是谁,兄弟几个,户口调查也没有这么细,倒不是中国人都爱八卦,实在是中国是一个注重血缘的民族。作为唯一一个沿袭下来的古文明,宗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中国人还都承认自己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我们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这不是没有原因的,中国的大多数人的祖先真的都是黄帝,这从我们的姓就可以看出,不过不是每一个中国人,而是大部分,大概是百家姓百分之八十二的样子。那大家就奇怪了,黄帝到底姓什么?中国的姓远不止传说中的百家,任何一个姓也占不到中国的百分之八十二啊。如果说起黄帝的本姓,的确占不到这么多,就现在看来,黄帝的本姓居中国姓氏排名297位,人口只有54万人,占中国人口的千分之三左右。但我们大多数人的确是黄帝的子孙,之所以和黄帝不是一个姓,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中,发生了许多事情,它不仅......
颛顼:号高阳氏,五帝之一,相传是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后代。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帝喾:名俊,一作夋,号高辛氏,史称帝喾,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后稷,周的始祖,名弃,曾经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后稷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不窋:夏朝时期周部族首领、周朝先祖。公刘:名刘,史称公刘,周部族的杰出首领,修复后稷之业,务耕种行,迁国于磁、豳,周道之兴自此。古公亶父:名亶,上古周族领袖,是周文王的祖父,史称古公亶父,姬发追谥他为“周太王”。泰伯:本名姬泰,史称泰伯、太伯,古公亶父长子。太王欲传位季历及其子昌(即周文王),太伯乃与仲雍让位三弟季历而出逃至荆蛮号勾吴,是吴国第一代君主。姬昌:即周文王,商朝末年周族的领袖。他在位50年,奠定了周......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这是宋代编写的《百家姓》,因此将赵姓排列在第一位,主动归顺宋朝的吴越王室姓钱,所以钱姓排在第二位。实际上,如果按照人口数量来说的话,国内的大姓主要是李姓、王姓与张姓,这三个姓氏的总人口加起来有将近两亿的规模,身边随处可见这三个姓氏。张、李、王三大姓很多姓氏的繁荣,都跟古代王朝时期的大族兴衰有关,比如刘姓,两汉时期刘姓宗室遍布天下各地,人丁繁衍,就算汉朝已经过去了上千年,现在的刘姓依旧非常常见;再比如李姓,唐朝皇室的姓氏,而像是南唐、后唐的皇族也姓李,如今李姓也遍地开花。当然也有比较倒霉的皇族姓氏,比方说明朝皇室的朱姓,尽管明朝施行分封制之后,朱姓宗室在封地也没事干,不断生孩子开枝散叶,最终形成了庞大的朱姓宗亲,但清朝入关之后大规模剿灭明朝皇族后裔,朱姓当中很多要么被害,要么改姓,朱姓纷纷销声匿迹,所以如今的朱姓人口也没有那么多。朱元璋26子中24个封......
姬氏民居是1294年建立的,至今也有700多年的历史了,这在我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家族的,它的结构是非常简单的,是农村古建筑的典型实例,有一个单位的北房,平面呈矩形,有三间,进深六椽,悬山式屋顶,举折平缓,施以瓦脊和布纹瓦。这个建筑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也是唯一的元代民间的住宅建筑。3100年前,周文王、周武王父子的丰功伟绩,每一个中国人就耳熟能详,然而周文王的祖父古公颤父,也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不朽人物。他的事迹,根据《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大致是这样的——太王古公亶父清早赶马出行,他沿着河岸一直向西,来到岐山山脚下。接着娶了姜氏女,共同察访山水和住地。发现周原土地肥沃,苦菜甜如麦芽糖。于是与妻子开始谋划和商量,又刻龟甲看卜象。经过占卜发现这是一个定居的好地方,便在此修屋造住房并且在此安家邦。因此姬氏一族就此发祥。不过姬氏跟很多古老的源流姓氏是一样的,会有很多的分支,而现在这个民居就是其中的一个......
...
...
...
...
...
...
...
...
姬姓的望郡在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太原郡(今山西太原)。...
隋代楷书典范《元公夫人姬氏墓志》,《元公夫人姬氏墓志》,又称《姬夫人墓志》,正书,刻于隋大业十一年(615年),无书者姓名。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出土于陕西西安。...
西周初年,武王伐纣之后共分封了71个诸候国,其中姬姓之国有53个,剩下的外姓之国共有18个。那时,周天子分封诸侯国,是依照“公、侯、伯、子、男”的五等阶位份来进行的。在所有诸侯国之中,爵位最高的当然就是“公爵”之封国了。阶位高,数量一定不会多。否则,“尊贵”则难显之矣。西周初封的那么多诸侯国之中,公爵位的诸侯国并不多,刚开始时仅有区区七个。它们分别是蓟国、焦国、祝国、陈国、杞国、宋国、虢国等七个之数。在这之中,仅有虢国是姬姓之国,因为它的封君虢仲是周文王的弟弟,算周武王的叔叔辈,才得以位居前列。其他六个公爵国,皆是古之贤王或前两朝的后裔族人。由此可见,周之礼备矣,难怪商之后人的孔老夫子会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蓟国是黄帝后裔的受封地,焦国是炎帝族人的得封处,这两人乃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祝国、陈国是尧帝、舜帝后人领封的土地。杞国、宋国则授予了夏、商两朝之遗贵。除了这六个公爵位的非姬姓诸候国......
平顶山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姬姓委员会成立,12月18日上午,河南省平顶山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姬姓委员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平顶山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