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姓发源地已不可考,但西汉时已繁衍于湖北、江苏等地。其起源主要有四:一是出自姬姓,为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友之后;二是出自芈姓,为上古颛顼帝后代季连的后裔;三是出自兄弟排行,以先祖排行称谓为氏;四是出自少数民族姓氏。季姓的郡望主要有渤海郡、鲁郡和寿春县。季姓的堂号有“三朝”、“静思”、“纯孝”等。历经多个朝代,季姓人口逐渐遍布全国,尤其在江苏、浙江两地繁衍最为昌盛。...
季姓《百家姓》排行第134位。季姓源出有:一源于姬姓,属于以先祖排行称谓为氏。春秋时期吴国公族季札,史称“延陵季子”。季札贤明博学,曾多次推让王位,后世子孙以其排行次第为姓,称季氏,季札为季氏的得姓始祖。二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友,称季孙氏,谥号季文子。季孙氏后来简称季氏。三源于芈(mi)姓,出自上古颛顼帝的后代季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四源于生序。《吕氏春秋》记载,古代兄弟排行顺序为“伯、仲、叔、季”,后世子孙以其排行顺序为氏。五源于唐朝时期西赵渠帅季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史书记载:“唐朝时期,西赵渠帅有季氏。”赵渠,就是古赵更(jiong)渠,管理赵更渠的官更就称作赵渠帅,其中即有季氏官更,其后裔子孙皆称季氏,今河北季姓。六源于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季姓发源地渤海郡、鲁郡。堂号有渤海堂、鲁国堂、三思堂等。邳州季氏世系辈字谱为:“宗怀仁昌茂、鸿(克)广延先脉、忠厚......
据《春秋·三传》(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史记》等史书载,季氏之先祖为周姬氏,而周姬氏之先祖为后稷氏。故季氏祖先可上溯至后稷。后稷名弃,其母曰姜嫄,为帝喾元妃,元妃踏巨人脚印怀孕而生弃,弃长而善种树麻、菽稷,号曰后稷。传至季历(公季),公季生子名姬昌,是为周文王。在位五十年,传子武王姬发。武王灭商,建国号周,西周始。是年为公元前1046年。武王有弟曰姬旦,号为周公,辅佐武王东征西伐,功高,武王十一年,封周公于鲁(今曲阜),为鲁公。周公未就封地,留佐武王。周公之子伯禽赴封,为鲁国始君。得周成王特优待遇,得一切礼仪如周制,用天子礼乐,可郊祭文王。伯禽传至鲁桓公(公元前711年),有三子同辅鲁政,称为“三桓”,庆父为孟孙氏,叔牙为叔孙氏,季友为季孙氏。鲁国季孙氏始以季为姓。桓公传庄公(公元前662年),庄公卒,庆父杀太子般,公元前660年又杀闵公。国内政治动荡混乱。季友借助齐桓......
...
...
2022-06-28
季德玑,号兰坡,应祁之子,是明代本邑著名诗人。在中华民族的百家姓中,季姓为小姓,春秋时期,位于山东鲁国鲁桓公的四子、鲁庄公的四弟,按伯、仲、叔、季的序列,老四叫季友,官拜丞相,其子孙引以为荣,遂以季为姓。山东濒临渤海,所以季姓属渤海郡。此外,西汉时有“一诺千金”的季布。宋末月泉迁居莘塍:为瑞安季姓始迁祖季姓在浙江的历史,据谱牒有限记载,唐末有季谦,辅佐吴越武肃王打定浙江天下,官拜延陵侯;居芝田(即今青田县),称为芝田始祖。几经离乱,有的迁往龙泉,有的迁往衢州、龙游等地,其实都源出一本。后传至南宋,淳熙五年进士季俨,做龙游县令,在那里定居,为浙江季姓龙游肇基始祖;从季俨算起,四世季复初,号月泉,宋末避元兵扰攘,迁居瑞安鸣珂里,因山上多竹,所以取地名为筼筜,置别墅于筼筜山中,成为瑞安的季姓始迁祖。月泉长子乏嗣,仲子居仙源(仙浃季的古称,因季姓族人聚居,叫仙浃季村),三子居莲池(即今老城区两面湖......
说到聚宝盆,大概没人不知道明初富甲天下的由湖州迁居苏州的沈万三,但清初的富豪“南季北亢”,则不是为很多人所知晓的了。这清康熙时的南北巨富,一为江苏泰兴(即古江南省的泰兴)的季氏(时称“南季”,“江南泰兴季氏”),一为山西平阳亢氏。泰兴季氏就是指的誉满四海的古延令季氏大藏书家——季振宜家。笔者曾以《溯古泰兴十大历史名人之其四——季振宜》为题专文介绍过季振宜,只是对其名门之富没有过多涉及,故再作此文以为补充。俞樾《茶香室续钞·南季北亢》记载:“国朝巨富,有南季北亢之称。”两家均蓄有昆班,极一时之盛。季振宜字诜兮,号沧苇,顺治四年进士,官至御史,康熙时告老回籍,蓄有家班“女乐三部,悉称音姿妙选”(《觚剩》卷三)。陈维崧有[念奴娇]词记“季沧苇宅夜看歌姬演剧”。亢氏以盐商起家,在扬州和平阳分别建有亢园。其实,南季发家亦起于盐,自季振宜之父季寓庸始,他一边做官,一边贩盐。扬州向以盐业著称,季寓庸手段......
浙江温州,泰顺,塔头底古村落。居于浙南闽北交界山区里,一个静美古朴的村落。古村落位于雅阳镇,坐东朝西。村前有一泓池塘,前方广阔,远处有山。村后为丘陵缓坡,坡上竹林密布,左右群山环抱。整个村落,总体上按照“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具备的风水选址格局,因山体低缓距离远,后山一片青竹成林有清明开朗的耕读气象。塔头底村村前池塘圆形,体量较大,如一面明镜,村中的古宅院有些都倒映在水里,别有韵味。村落与池塘一样,在左右远远伫立的山峦陪伴下,犹如一位积累了丰富知识温文尔雅的读书人,过着与世无争的耕读生活一样。村落为季氏聚居之地,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400年的历史。经过季家几代人的努力,在这个山间盆地上,逐渐形成一个完整、静美的村落。据介绍,季氏始祖季茂龄祖居青田梅岐,明成化年间中举人,登进士,擢高邮府尹,入翰林。明正德戊寅年辞官返乡,迁至泰顺雅阳大坪后弯。清康熙己未年,其后裔季德重......
浙江永嘉楠溪江上游的青山环抱之中,孕育了一个天然古朴的村落——岩龙。这里接近楠溪江的源头,括苍山脉中流淌着多条清澈的小溪,其中一条穿过岩龙村前而汇入大源溪,被当地人唤作凹里坑溪。同楠溪江流域大多数古村落一样,岩龙也是一个血缘村落,以季姓为主,古有岩川、岩寮之称。岩龙《季氏重修宗谱序》:“岩寮之地,远山回环,群峰列嶂,一溪萦纡,苍翠连天。”岩寮季氏是永嘉大族,先世居于处州(今丽水)龙泉,南宋建炎年间,户部侍郎季陵(字伯霄),初为太常寺少卿,后迁中书舍人,当了温州刺史后把家庭迁至温州,后生了5个儿子,按长乾次坤三舒四震五巽分五房居五县。至淳年间元三公季铎,字思振,屡谏宋理宗不听,无意于仕,遂悠情山水,邀游至清通乡岩川之地,即现在岩龙一带,叹日:“吾观群蜂倚天,回在霄汉,千岩竞惊,禹壑争流”,爱其地,迁隐于此,“创家室于岩下,故因名日岩寮”,成为岩龙季姓始祖。岩龙季姓的后人选颇有成就,后南宋咸淳......
我也姓季,来自温州,季氏的兄弟姐妹帮我查查祖宗是谁,我也姓季,来自温州,季氏的兄弟姐妹帮我查查祖宗是谁?我爷爷奶奶是温州人(可能是文...
寻在内蒙赤峰季氏廷玉祖的后人,寻在内蒙赤峰季氏廷玉祖的后人山东省潍县南乐埠季氏廷玉祖后人寻找在乾隆五十年出走口...
泰州季氏寻根,我也姓季,来自泰州。我是江苏泰州人,我太爷爷叫季南山爷爷叫季宝江,父亲叫季正香,...
寻安徽阜阳的季氏的起源,寻安徽阜阳的季氏的起源从小到大差不多就是班里的独姓,就上高一的时候终于碰到我老季...
...
...
【释义】季的本义是幼禾。是一个会意字。《说文》:“季,少称也”。甲骨文的季字上部为禾,下部则为子,表示幼禾,即出土不久的幼嫩庄稼,生长在阳光雨露的华夏大地,两边是典型的华夏龙的图案,全图寓意中华季氏。...
岩龙古村位于永嘉县北部的岩坦镇,原属潘坑乡,距永嘉县城86公里,有乡村公路与浙江41省道公路及仙(居)清(水埠)公路相连,诸永高速公路经过岩坦镇,并在岩坦设有出口,可与温州、杭州、上海等大中城市相通,交通较为便利。“群峰倚天,回在霄汉,千岩竟惊,禹壑争流”,这是村里先祖季氏对岩龙古村的描述。村里多古树名木,共有20来棵、且姿态优美,树种多样又珍稀,其中古樟树、古银杏于2011年被温州市评为古树名木,村口大宗祠前溪边的香樟树,树龄855年了,古朴老成,直径11米,高30余米,绿荫一架,终年葱郁,树干分枝处还有一处树洞,儿童可躲在里面嬉耍;村中溪边的银杏树,树龄600多年了,笔直、伟岸、挺拔,树冠直径达7米,高30余米。村里还有大苦槠树8棵、大柿树3棵、大板栗树7棵、枫香树6棵,大茶树1棵,珍稀的南方红豆杉树龄也是530多年了,温州少有的糙叶树,又名皮果树,树龄也是520多年了。这众多的名木古......
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季氏民居季氏民居位于瓦市巷九十四弄2号,建于民国时期,沿东西向纵轴线由门台、正屋、厢房及后屋组成。主要建筑坐西朝东,门台与围墙及山墙构成一围合式院落,门台为单间巴洛克式风格砖砌建筑,正立面上有砖砌环状纹,背立面额枋以上部位雕有花草状纹。正屋现为三间三层砖混结构建筑,立面抹灰,北立面并有西式窗罩。后屋现为单间三层砖混建筑,二层东立面为宝瓶状栏杆。正屋与后屋间厢房坐南朝北,为两间单层砖混建筑,前为一小院落。保存较好。据季姓后人介绍,此民居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其门台上花纹雕刻较精美,且保留较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来源:温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塔头底古村位于雅阳镇东面,离镇中心不到1公里地,为季姓的聚居地。古村落坐东朝西,背为丘陵缓坡,坡上茂林修竹,郁郁葱葱。村落前面是一大片水域,远处为高低起伏的丘陵山湾。村落的规划非常符合古代阳宅“风水术”中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格局。从村口进入,四座古民居一字型同一水地排山脚,从南到北依次是旗杆底厝、中央厝、古厝和尾座厝。...
...
...
...
...
青旸季氏支谱 [15卷及卷首], 2015
青旸季氏支谱 [15卷及卷首], 2015
青旸季氏支谱 [15卷及卷首], 2015
青旸季氏支谱 [15卷及卷首], 2015
青旸季氏支谱 [15卷及卷首], 2015
江苏淮东季氏家谱 [4卷]
江苏淮东季氏家谱 [4卷]
江苏淮东季氏家谱 [4卷]
青旸季氏支谱 [15卷,首1卷]
季氏重修族谱 [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