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jì)姓
【摘要】
系承姬氏,始祖为冀芮,为我国当代第二百三十五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冀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北、湖南、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冀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潜夫论》。〔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以国名为姓。西周时有冀国,故地在今山西省河津县。据《左传》记载,冀国,今晋州冀姓是也。系承姬氏,始祖为冀芮,为我国当代第二百三十五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冀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北、湖南、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
冀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潜夫论》。
〔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以国名为姓。西周时有冀国,故地在今山西省河津县。据《左传》记载,冀国,今晋州冀姓是也。春秋时,冀国被晋国所灭。冀国国君的后裔子孙以国名冀为姓。②源自姬姓。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记载,晋国大夫谷阝芮食采于冀邑,其后裔以邑名冀为姓。
〔郡望〕冀姓的郡望主要有渤海郡。渤海郡:西汉时(约公元前2世纪)从巨鹿、上谷二郡之地分出渤海郡。在今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地区。又,唐代东北的族建立渤海郡国,相当于今松花江以南至渤海湾一带。
〔堂号〕冀姓的主要堂号有革弊堂。革弊堂:革除不好的政策法令叫革弊。明朝冀绮为户部主事,后来又做应天的府尹,改为京兆(首都)尹。他在为官期间,先到民间了解情况,凡是不利于民的政令都全部革除。
〔堂联〕冀姓的堂联主要有:太原蜚循牧之声(冀简);著作擅词坛之誉(冀重)。作清静吏(冀隽);留端恪名(冀练)。
〔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冀氏9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10例。冀姓历史名人春秋时有冀缺;金代有冀禹锡,龙山人,诗人;元代有冀邦直,齐河人,文宗时为茌平尹;明代有冀元亨,武陵人,正德年间举人。
〔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冀姓1980人,临汾市967人,洪洞县91人。
〔供橱〕冀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一号供橱。
〔家谱〕冀姓的家谱主要有:《山西平遥冀氏宗谱四卷》(山西大学);《山西介休冀氏族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日本美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