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为何都热衷于学习琴棋书画?是规定还是爱好?
我们常用精通琴棋书画称赞-一个人多才多艺,很有文化素养。琴棋书画指弹琴、下棋、书法、绘画这四种活动,合称“雅人四好”,它是古代文人通习的四种基本技能和修养。早在西周学校的“六艺”教育里面,就有了“乐”的内容。乐是古代官员的基本技能之一,乐里面就包括弹琴。历史上孔子曾“学琴于师襄",师襄是春秋时期鲁国著名的乐官,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弹琴。在古代,文人学弹琴既是一项基本技能,同时还包含着深层的含义。琴作为雅乐,“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儒家注重社会伦理的“教化”,推崇中和之美,平稳节制,含蓄淡雅,排斥媚惑喧闹的溺音淫乐,所以古代的文人逸士常常是以琴会友,觅知音,远离名利纷扰,清修自娱。棋是指围棋,下棋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论语》记载孔子曾说过这样的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博弈就是下棋,这句话是说整天吃饱了饭,不用-一点心思,这种人是很难成才的呀!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