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曾告诫朝廷要怜悯百姓,当官后自己却草菅人命,被皇帝剥夺官爵!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诗歌文化发展到顶峰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诞生了很多著名的大诗人。其中被誉为“悯农诗人”的李绅便是其中一位,提起李绅这个名字,给人的印象并不深刻,但要说起他的两首诗,可就尽人皆知了。李绅幼年丧父,其母含辛茹苦把他养大,青年时期的李绅经常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就怀着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下了两首流传千古的诗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正因为这两首诗深深体现了李绅对广大农民生活艰辛的同情和怜悯,所以他被人们称为悯农诗人。元和三年,李绅考中进士,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其后因为在朋党之争中失败被流放。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李绅被起用官任浙东观察使。在多次的官场沉浮中,这位因同情百姓而出名的大诗人在心性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变得骄横而高傲。《云溪友议》中记载,李绅发迹之前,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好友家去做客,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