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谱中的祠堂记载:祠堂组成、位置建筑布局与功能。
祠堂,在家谱中尚有宗庙、宗祠、家庙、宗堂、享堂、神坛、祠宇等名称,是朝拜祖先、家族议事的场所,在家族中居非常神圣的地位。祠堂是家谱的重要内容,在家谱的章节内容中居重要位置。家谱中的祠堂一般由图、文两部分组成,图主文辅,文字注释祠堂图画。祠堂图大多为建筑式样、框架结构图案。也有的称祠堂山水图,不仅绘制祠堂图样而且将祠堂周围的住房、山水形貌也画在内,整个祠堂全貌一目了然。有的祠堂图还将祠堂祭器、祖先牌位次序勾画在图内。就祠堂所辖范围来说,多为一家族的祠堂,也有家族总祠图、支祠图。通谱、统谱中的祠堂图,则是涵盖全省乃至跨几个省区的一个大家族的合祠图、统祠图。祠堂图前或图后,一般都有释文,对祠堂建筑、祠堂宗旨、祠堂管理、修谱与建祠的关系等予以说明。大体有以下内容:(一)简介祠堂位置建筑布局。如《(浙江嘉善)香湖丁氏家乘》(乾隆三年)“丁公祠”后释文:“丁公祠一所,在南号好之南汀,去住宅东南仅一里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