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各个省份的家谱特征安徽家谱的特征现存安徽家谱数量名列浙江、苏、湖南之后,主要集中在皖南,特别是徽州地区,除此之外,皖北的桐城、服等地也是家谱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安徽家谱版刻的最大特征是刻本的数量处于绝对首位。上海图书巨额现藏明刻本家谱共322种,而其中近300种皆是安徽家谱。《中国善本书目.史部传记类宗谱》著录的明刻本家谱中绝大多数也是安徽家谱。这与“明代嘉靖前后,歙县的刻书工艺急遽发展,出品精良”不开的。清代后期及民国间的安徽家谱版刻与浙江、江苏家谱有相类似之处,但也融入自己的风格,它的主要特点有:一:版框较长,多四周
续修家谱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家谱,作为现代人接通祖先根脉的一种独特历史图籍,已在中国传承了三千多年。2009年下半年,《孔子世家谱》完成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首次续修,这部耗时13年耗资1300多万元的家谱,修成后共有80册重125公斤,收录人数超过200万人,2005年被世界吉尼斯命名为“世界最长家谱”。现代社会续修家谱一般一套家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谱名、谱序、谱例、行辈字派和世系图。谱序是写在家谱卷首的序文,重在讲清家里的历史和每次修谱的原因及重要性等;谱例,又称凡例,主要阐述家谱的编修原则和体例;行辈字派则是族内成员用以入名并
编修家谱之:修谱是在修什么?“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宗族谱牒是以记录宗族世系源流为主、收集登载其他宗族文件为辅的一种文献。谱牒性文献可以有多种名称,如宗谱、族谱、家谱、世谱等,也可单独称作“谱”。家谱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关于家谱的起源,始终没有定论,不过,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说法:商代产生了谱牒性文件——以表格形式记录家族世系人物的家谱。在《中国宗族研究入门》一书中,作者钱杭对“谱”做了如上阐述。他认为,当人们能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记载本族的世系关系后,谱牒就开始出现了。最古老的家谱:甲骨文家谱在文字
清朝皇帝一共有多少位?他们的世系关系你知道吗?清朝(1636—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经十二帝,享国267年。共有12位皇帝,分别是: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按先后顺序):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今天,小谱给大家总结下清朝皇帝的世系关系:1.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1616年建国,年号天命。在位11年)。其先盖金遗部。始祖布库里雍顺,母日佛库伦。布库里雍顺定三姓之乱,众
世系观念起源于什么时候?有哪些发展?“世系”二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世世代代的发展和传承而延续下来的一个专有名词。最早是从帝王和世家传承关系中出现的。那么,世系观念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呢?族谱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了解。“世系”最开始不是作为一个词而是分开使用的,其本意可能与先民结绳记事的习俗有关。徐中舒《结绳遗俗考》中可以窥见一二:世,《说文》“三十年为一世”,从卉而曳长之。按金文“世”,从止不从卉,《说文》据后出字形为说,不可信。金文“世”…….从止结绳,止者足趾。《诗·下武》“绳其祖武”,《传》云:“武,迹也。”谓足止迹也。此即世字确解。意者
编修家谱时,我们应该如何编写世系图?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世系繁衍的文献,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所以世系在家谱中是比较重要内容和核心,而搞清楚世系是编修一份高质量的家谱的前提,那么编修家谱时,我们应该如何编写世系图?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世系作为家谱的核心内容,而世系一般都是通过图表来表示的,我们可以将一个家族时代相传的血缘关系通过图表的方式排列下来,然后将世世代代连接起来。家谱编修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家谱的内容或多或少是有点不一样的,但是世系图一直是家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舍弃不掉的,而世系的存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