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水北调工程的施工现场,考古人员经常会发现古墓、文物等。上个星期,在荆州[注: 荆州市-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位于江汉平原腹地,东连武汉,西接三峡,南跨长江,北临汉水,是连东西、跨南北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川湘鄂经济纽带,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城市,国家轻纺工业基地、]区纪南镇高台村的贺家草场又发现了几座古墓。
工作人员在荆州区纪南镇高台村的贺家草场发现了一座古墓,在棺椁的里面有两口棺材,是一个夫妻合葬墓,里面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瓷器、五铢的钱币,这座古墓仍在清理之中。古墓的东边是一个比较晚期的墓葬,里面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器瓷器等文物,而在这座墓葬的上层也有一座古墓,位置是叠加的,这个现场是有多个年代的古墓存在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墓葬的棺木大部分已经腐烂,只有少量的残存,但棺椁及内棺的方位和形态还比较清晰,考古人员在墓葬的底部发现了一些钱币和一些陶器、瓷器残片。贾汉清介绍说,在汉代至唐代大约800年之间,人们都以铜铢作为货币,铢是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在这座墓中发现有大量的五铢铜币。
因为年代已久,墓葬出土的文物仅五铢铜币还能清晰可见。据了解,在南水北调施工期间,贺家草场附近已发掘大量的古墓和文物,年代可以延续到清朝[注: 清朝(公元1636年~1912年,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为古代的丧葬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据贾馆长介绍,可以通过古墓的打破关系或者叠压关系来大致分辨墓葬年代的先后,而从墓葬陪葬的器物基本上可以鉴别古墓的年代。在本次发掘的过程中,文保人员发现一座规模比较大的砖室墓,在古时候就已经遭到人为破坏。
在墓室的一部分青砖上,还可以看到一些三角形图案。从这座墓葬中,还发掘出锅碗瓢盆等一些陪葬品,内容十分丰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