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郡历史发展
先秦时期,郡之地于上古至秦末属百越支系下的南越部落辖境。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也就是从今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是古越部落最集中的分布地区,《吕氏春秋》中称“百越”。
南海郡相当于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广东在《史记》中称“南越”,《汉书》称“南粤”,广东地区的先民属百越之中的南越部落 。先秦时期,广东境内居住有南越、西瓯、骆越等族群居民,演化为今天广东地区的壮族、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在连南、连山、连州等粤北地区 。广东地区的汉族主要由南迁中原移民形成。先秦时期,广东地区人口稀少,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为了巩固对岭南的统治,从中原迁来了50万人。中原汉人大规模迁入,推动了广东的开发,到西汉公元2年,广东人口有37.52万人。
自秦朝统一岭南2200多年来,本地历史上至少发生过6次较大的移民潮。汉武帝平定岭南,留下占领军驻守,历经西汉覆亡和王莽篡政等政治变革,先后又有5批移民来到岭南。晋代岭南移民被称之为“流人”,北方士族和黎民百姓纷纷逃到东南沿海。北宋灭亡和南宋末年,两度形成士族豪门、平民百姓和抗元将士南逃,两宋时期的移民潮从规模上远远超出了两晋。明朝末年,再次有中原移民迁徙岭南,逐渐形成广府、客家、闽南三大汉族民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