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1
无锡过氏提出建“过百龄棋坊”...
2021年过氏家祠举办清明祭祀活动...
由于有鬲氏太过古老,诞生于青铜器时代前夜,经过夏商周三朝的发展迁徙,后面又诞生了大大小小几十个诸侯部落,这个系列的目的就是找出这些诸侯国后裔以及分析他们的基因,由于有鬲氏和姒夏族群关系紧密,这也为华夏民族溯源特别是姒夏族群的溯源提供其他侧面的证据支撑。5000多年前的鬲文化作为一个群体文化集合,不仅仅只诞生了有鬲氏(鬲国),还衍生出了其他一些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在夏初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等北方地区,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周初的分封和军事动荡,一部分诸侯国已经迁到了河南湖北一带。表现出共同的部落属性,文化,发展以及迁徙。时间紧急,闲话不表,下面直奔今天的主题——呙/过。过国的地理位置在今天的山东莱州城北过西镇。过国是夏朝早期在莱州的封国,为夏禹所封的子侄国,后被东夷寒浞所灭。由于过国和过姓在夏初由于统治阶级反反复复的变更,所以导致了目前的两种来源:一.源于任姓。出自黄帝之裔姙(任)姓,属于以部落......
“丽水过氏”源自江西南丰,分居在莲都区,约150余人,约占丽水过姓人口的95%以上。...
...
...
...
...
...
...
...
...
寒哀、寒浞、过王(寒浇)。寒哀:即韩哀。相传为古代发明驭马术的人。《吕氏春秋·勿躬》:“寒哀作御。”许维遹集释引毕沅曰:“寒哀即《世本》韩哀古‘寒’、‘韩’通。”按,《三国志·蜀志·郤正传》“韩哀秉辔而驰名”裴松之注引《吕氏春秋》作“韩哀作御”。寒浞:(约前2013年-约前1933年),妘姓,名浞(zhuó)。夏朝时期的篡位君主,他早年任东夷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的相,后羿以夏君太康不恤国事趁虚而入,“因夏民以代夏政”,夺得了夏朝政权,史称太康失国。后羿执政8年,不修民事,寒浞趁机杀死后羿,夺取有穷氏大权。寒浞二十八年,寒浞消灭了偏安在斟鄩的夏朝残余势力相,使自太康失国以来长期分裂的中原北方地区重新统一。寒浞晚年骄奢淫逸,不修政事,最后死于相之子少康的复国之战中。过王(寒浇):寒浇(浇音同奥),生卒年不详。浇,一作奡、敖。夏代寒浞之子。生得豹头、狼眼、虎背、熊腰。...
江西南丰县令过复后裔世系:过复第十六世孙、金华太守过春,生六子,其兄剡县县令过昱为迁剡县过氏始祖。第一世:过汤,过春第三子,过昱继子;过滨,过春长子,生五子,为剡县始祖,住长乐上市头。第二世:过寿,过滨第五子,生子过卓,从长乐上市头迁宅前村,为宅前过氏始祖。第三世:过卓,生三子:过文车、过文吉、过全禄,北宋大观年间进士,历评事八载。第四世:过文车,过卓长子,生三子:过宗、过宏、过定,与其堂兄过文恬由宅前迁深溪村,为深溪过氏始祖。过文恬生四子:过宷、过宸、过宁、过宛。第五世:过完,与过安兄弟两人从宅前迁尤家村的塔头山。第六世:过荣之。第七世:过楣,田连万陌,富甲剡西,当时号称过十万。第八世:过佳,承务郎。过琼,成忠郎。第九世:过良贵,由深溪村迁东阳县白溪,为东阳过氏始祖。第十世:过佖,封承务郎赠奉议大夫。过侃,浦江县令。过吴,吴江县尉。……第十二世:过文智、过文礼。第十三世:过谨,由深溪村迁......
源于任姓。滕侯、薛侯争长(隐公十一年)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为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薛侯许之。乃长滕侯。--------------译文-----------鲁隐公十一年春季,姬姓滕侯与任姓薛侯同去鲁国朝见鲁隐公,两人争夺席位的先后。薛侯说:“我先受封。”滕侯说:“我是周朝的卜正官,薛姓是外姓,我不能落在后面。”鲁隐公派羽父和薛侯商量,说:“承蒙您和滕侯问候寡君,周的俗话说:‘山上有树木,工匠就加以量测;宾客有礼貌,主人就加以选择。’周的会盟,异姓在后面。寡人如果到薛国朝见,就不敢和任姓诸国并列。如果您加惠于我,那就希望您同意滕侯的请求。”薛侯同意了。于是就让滕侯在......
...
...
...
全国的过姓主要集中在江苏无锡,苏州,常州三市,而以无锡为最多;无锡的过姓主要集中在八士,东亭,东北塘三个乡镇,而以八士为最集中.自宋代一世祖孟玉定居东亭,至八世祖岩定居八士桥繁衍生息为六个派系,分为老三房一,二,三,四,五,末六个派系,统称八士桥派.历经宋元明清至民国,八士桥人口基本以过姓为主,名人辈出.他们多出身书香世家或耕读传家,他们的住宅都有厅堂,堂上都有历代社会名流题写的匾额.从八士桥东街到西街全长不过一千米的老街两旁分布着四五十个厅堂。...
高平国,晋置。据《晋书·武帝》载: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封车骑将军陈骞为高平公,都昌邑城。《晋书·地理志》载:“兖州,高平国,统七县:昌邑、巨野、方舆、金乡、湖陆、高平、南平阳。”...
安徽蒙城过氏字辈:“景孟俊之家传祖德振兴中华志宏道远繁荣昌大”。江西金潭过氏字辈:“一仁天定永芝兰芳正长肇(绍)修(秀)贵传子和宗万戴昌”。...
过氏是一个非常古早的多源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五百零四位,以高平、嵊州、无锡为郡望。主要分布在安徽蒙城县,其次是苏锡常地区和浙江嵊州,海盐等地。据《风俗通》载:“过国,夏诸侯,后因以为氏,望出高平”。意为:夏朝有一个小诸侯国叫过国,在今山东省莱州,因故国被灭,后人以国为姓。郡出宁夏高平。《锡山过氏世谱》记载:“宋高宗南渡,过孟玉自和阳护驾有功,使尚逍遥郡主,赐第无锡。”过氏家族在江南地区以锡山八士桥为中心,向周边苏锡常地区辐射。据《中国人名大辞典》“姓氏考略”引《风俗通》:“过国,夏诸侯,后因以为氏,望出高平。”然而汉唐之间上千年,竟未见一位过姓人物载于史册。北宋初"钱塘老儒"编纂的《百家姓》没有收过姓,说明当时过姓极少。《锡山过氏世谱》记载:"宋高宗南渡,过孟玉自和阳护驾有功,使尚逍遥郡主,赐第无锡",锡山过氏是这位过郡马的后裔。建炎南......
...
...
...
...
1.锡山过氏浒塘派迁常支谱
锡山过氏浒塘派迁常支谱 [10卷,首1卷,附录1卷]
锡山过氏浒塘派迁常支谱 [10卷,首1卷,附录1卷]
无锡过氏宗谱 [残卷]
1.无锡过氏宗谱 [残卷], 卷46下, 1715-2013
无锡过氏宗谱 [残卷]
5.无锡过氏宗谱 [残卷], 卷51, 1715-2013
无锡过氏宗谱 [残卷]
无锡过氏宗谱 [残卷]
无锡过氏宗谱 [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