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开通会员
下载APP
我要投稿
新闻
族谱
开始寻根
2022
02-17
新闻动态
分享

苏州阊门郭氏移民迁徙分布考

苏州阊门郭氏移民迁徙分布考

《姑苏繁华图》阊门(局部)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扬创作的一幅纸本画作。该作品完成于1759年,历时24年,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阊门始建于春秋时期,是苏州城的八门之一。《吴越春秋》记载:“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故又名阊阖门。阖闾率大军由此门出城远征楚国,表示一定要打败楚国的决心,故把阊门称为“破楚门”。战国时,吴属楚,复名阊门。古时阊门楼阁,十分壮丽,诗多咏及。
   

阊门享有盛名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明清时期这一带曾经是全苏州最繁盛的商业街区。包括城外呈放射状的南濠街(今南浩街)、上塘街和山塘街,以及城内的阊门大街(今西中市)。与这些街道平行,又有外城河、内城河、上塘河(京杭大运河古河道)、山塘河(通往虎丘)分别从五个方向汇聚于此。
  

阊门,乃苏州古城之西门,通往虎丘方向。阊门,从清代乾隆年间的《姑苏繁华图》中可以看出,阊门内城门临阊门大街(今西中市),上有城楼,类似盘门城楼。外城门靠吊桥,瓮城为长方形,瓮城内另有套城,并还有南、北两个童梓门。南童梓门通今南新路,北童梓门通北码头。

一、姑苏阊门移民背景
  

明初,朱元璋将帝都南京周边的应天府、苏州府、凤阳府、扬州府等14个府级地区,确立为直属地区,称之为南直隶。整个地区包括江苏、安徽和上海等地区。南直隶简称南直,是明朝处于南方、直隶中央六部的府和直隶州的区域的总称。为明朝行政区划两京地区之一,区别于北直隶。与今江苏省、安徽省以及上海市二省一市相当,与山东、河南、湖广、江西和浙江相接壤。

苏州阊门郭氏移民迁徙分布考

图:明代南直隶,清代江南省


南直隶经济繁荣,赋税居全国之冠;文化昌盛,崇文重教,半数以上官员皆出自江南贡院;约占全国人口18%(1630年),面积235,368平方公里,仅占全国面积7%左右(1630年)。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满清沿明制设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南直隶改为江南省,即废除南京国都地位,巡抚衙门设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将江南省一分为二,东称“江南右布政使司”,西称“江南左布政使司”。公元1667年(康熙六年),改江南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司。江苏取江宁、苏州二府首字而来,而安徽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而来。
   

元末,苏州是张士诚的据点,朱元璋久攻不下,因而在消灭张士诚政权后对当地居民采取了强制迁往苏北的报复性措施。《县志》的说法来自凌兰荪《凌氏谱》,显然是以民间传说为依据的,苏北民间称之为“洪武赶散”。个别族谱则称祖先是“奉旨”而迁,实际上,“奉旨”只是被强制迁移的同义词。


二、姑苏阊门寻根地

  

门寻根纪念地位于城楼对面的码头区域,由望苏埠、朝宗阁、寻根驿站三部分组成。明朝洪武年间,江南发生过一次规模性的移民迁徙事件,史称“洪武赶散”。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惩治“吴王”张士诚旧部,曾将苏州城内十万百姓遣散至江淮地区,而阊门正是这十万苏州移民的出发、集散之地,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寻根问祖十大朝宗圣地之一。

苏州阊门郭氏移民迁徙分布考

苏州阊门郭氏移民迁徙分布考

   阊门寻根纪念地”位于阊门外古运河畔,七里山塘历史保护区东边的沙盆潭,由望苏埠、朝宗阁、寻根驿站组成。过阊门城楼,右转进入山塘桥,下桥就见有一座高大的塔式建筑物“朝宗阁”,东侧的广场即是望苏埠。沿运河边建有“阊门水码头”、“阊门寻根纪念地碑”,中央花坛栽有两棵“思乡树”。阊门后裔们在此处以运河、阊门水码头和阊门城楼为背景,依附思乡树选景留影纪念。寓意其祖先当年从阊门水码头迁徙离开苏州,此情此景令人永远思怀。

苏州阊门郭氏移民迁徙分布考

苏州阊门郭氏移民迁徙分布考

苏州阊门郭氏移民迁徙分布考

苏州阊门郭氏移民迁徙分布考

苏州阊门郭氏移民迁徙分布考

苏州阊门郭氏移民迁徙分布考

苏州阊门郭氏移民迁徙分布考

苏州阊门郭氏移民迁徙分布考

苏州阊门郭氏移民迁徙分布考

朝宗阁藏 扬州江都郭氏族谱

苏州阊门郭氏移民迁徙分布考


阊门寻根纪念地碑记



元末,群雄纷争,吴王张士诚据姑苏,常遇春溺吴军精兵於阊门外护城河之沙盆潭,破阊门而入,吴王遂大败。及洪武改元,明太祖先后徙苏、松、嘉、湖、杭五府数十万户於江淮,朝代更迭而移民不断,遍及淮、扬两郡所属各州县。姑苏为东南都会,阊门居水陆要冲,於是江南移民多自此出发,沿运河北上。从此,别梦依稀,故土难忘,口耳相传或见诸文献者,皆以阊门为记认,遂成为中国寻根问祖朝宗圣地之一。
   

岁次庚寅,政府顺应民意,以阊门寻根为题,爰发起寻访移民后裔之行动,行程上万里,踏访近百处,彙(hui汇)集资料,发掘文史而外,旨在阐明中华同宗同源之理,大江南北无分畛域也。更就阊门外沙盆潭旧址建阊门寻根纪念地,以慰移民后裔问祖之心,亦可圆其报本溯源之愿也。


苏州市金阊区人民政府


二零壹壹年金秋


三、姑苏阊门郭氏移民分布情况
  

据《明实录》记载,吴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克平江(苏州),执张士诚。十月乙巳,徙苏州富民实濠州”。但这些富人是迁往朱元璋的故乡濠州(临濠,今安徽凤阳),而不是苏北。
 

洪武三年(1370)六月,朱元璋又迁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五府“无田产者”4000余户于临濠。
  

朱元璋将故乡建为中都后,又于洪武七年,从江南迁去140000户。朱元璋还从直隶(今江苏、安徽、上海)和浙江迁了20000户至京师(今南京)。这两批移民的迁出地自然也包括苏州。

1、扬州江都一带。

苏州阊门郭氏移民迁徙分布考

2、江苏盐城、阜宁、滨海一带:盐城大冈郭氏始迁祖胜(盛)四公从苏州阊门迁入。

3、安徽五河:家谱记载“明洪武中,始迁祖始定居姑苏阊门 。因上颁谕以吴人外迁异地 。始祖应昌公以仲氏当迁入现在的安徽五河县籍, 五河族人尊应昌公为一世祖。”

4、安徽巢湖烔炀郭氏来自苏州阊门五里墩。

  

以上是近年来,中华郭氏网阊门寻根情况的统计。因明朝移民条律中规定,凡“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禁令,致使许多同姓同宗的家族分居异地。此后的战乱、自然灾害等多种原因,多有再次迁居,很多失去了家谱,只凭祖上传说源自阊门。因此,明代阊门郭氏移民资料特别缺乏,分布情况已经很难统计,这段家族史的研究也是空白。

  

如今,江淮一带的很多人都会告诉你,祖籍是“苏州阊门”的。是“洪武赶散”而从苏州阊门来到江淮的。这种文化现象与山东人所说祖籍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的相同。如今,苏州阊门是皖中、皖北和苏北民众心目中的移民圣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郭氏家族圈

全网第16大家族
已有1580万位宗亲
99+

郭氏家族圈

全网第16 大家族
已有1580 万位宗亲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memberTotal}}名宗亲正在热聊 快来加入
{{t.username}}:{{t.content}}

郭氏人脉

{{item.username}}
{{item.userAddress || ''}}
{{item.userCompany || ''}} {{item.userJob || ''}}
下载APP寻找您的宗亲人脉
关于炎黄郭氏网
炎黄郭氏网(guo.zupu.cn)是族谱网旗下姓氏网站,这里汇集郭氏新闻,郭氏话题,郭氏名人,郭氏源流,郭氏文化,郭氏企业,郭氏族谱,郭氏寻根等内容,汇聚各地郭氏宗亲联谊会,打造权威的郭氏宗亲网站。
炎黄郭氏网以弘扬郭氏文化,传承郭氏文明,促进郭氏宗亲和谐为宗旨,是目前国内涵盖丰富郭氏资讯的姓氏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的、公益性的郭氏文化交流平台。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百家姓源流
梅氏源流兰氏源流路氏源流符氏源流童氏源流单氏源流詹氏源流甘氏源流游氏源流曲氏源流翁氏源流牟氏源流尤氏源流占氏源流查氏源流谷氏源流霍氏源流滕氏源流裴氏源流欧氏源流舒氏源流凌氏源流盛氏源流欧阳氏源流冼氏源流
热门姓氏
炎黄王氏网炎黄刘氏网炎黄李氏网炎黄张氏网炎黄陈氏网炎黄周氏网炎黄杨氏网炎黄黄氏网炎黄赵氏网炎黄侯氏网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微信登录
手机号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注册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族谱网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您的密码过于简单,请用手机验证码方式登录,并及时前往族谱app修改密码
    点击查看详情
    扫描二维码下载族谱APP
    手机验证码登录
    下载族谱APP
    置顶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