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举时代,广州是举行广东乡试的地方。清代,在贡院【今中山图书馆,在文德路】的附近,即现在的大小马站周围遍布了广东各姓的书院。这些书院既是省内各县一姓合族在省会建造的家塾,以供其姓氏的读书子弟在省城准备考取举人的读书场所;又是其姓氏一省的合族宗祠;更是其姓宗亲在省会办事,诉讼等等的联系地点和临时住宿地点。羊城著名的有丘氏书室【即康有为万木草堂的前身】,陈氏书院【陈家祠】,我林氏在羊城也有这类的书院,名曰双桂书院,此即为清代广东林氏公建大宗祠。双桂书院建成后,清光绪九年【1883年】由番禺林忠孝堂撰修并刻印有《双桂书院志略》四卷,《双桂东斋志略》一卷。两书分记书院【宗祠】章程,林氏历代先贤,科宦,及广东【含今海南省】各县林氏各支派【房】先人,闻人之神主牌位和创建过程中的历年购地契券并经营开支等情况,现藏于广东中山图书馆。这里有在我收藏的《美东纽约西河堂林氏族志》里转录出来的‘羊城双桂书院碑序’一篇,以公诸同好。
羊城双桂书院碑序
闻之礼,尊祖故敬宗,敬宗故修族,故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而宗庙之外,复设家塾,以教育其子弟,使之讲明亲亲之道,仁义之理,庶宗修廷献而移孝作忠焉。若夫合宗庙家塾而一之,则莫如省垣之于各姓书院。诚以既联宗族,兼联师儒,一举而两善备也。
我双桂书院,创于国朝雍正年间。时阳春闻誉公,以名进士署河间府,始兴桓次建议,后解组南旋,与丽公等首议倡建,购地于羊城担杆巷。联宗合族,自太师公下至九牧,咸设神位,而群主昭穆亦隶焉。祭则会祀,享则分献,又复广建左右扆房,岁延明师,以为子弟肄业之所,诚美举也。然则风霜剥蚀,栋宇摧残,春祀秋报伤心怵目,盖书院延至于斯者,百有余年矣!道光丁酉,香山澡廉孝廉议欲建修,寻以出宰安徽不果。迄甲辰新会茂才桂芳,南海耆老炳国,复议修举;越丙午适澡廉以省墓归,集众商议。因祠尝无多,难以举事,缓推司马丹年公为首焉。明年仲春兴工,又明年暮春告竣。是役也,经费万两有奇,鸩工庀材,良匪易事。乃远近踊跃争捐主金,除工费外,尚有余资若干,足为日后蒸尝之需。虽曰人事,若非我祖忠孝之灵,曷克至此?夫吾林自博陵食采以来,哲嗣挺生,代有伟人,春秋战国迄于汉唐,其间世系相承,载在家乘者,昭然可考。迨九牧后,星居东南,旁及他省,族姓繁衍,势不能遍稽谱系,递联宗枝。兹幸生同粤东,虽散居各处,仍聚省会,皆有水源木本之念,敬业乐群之思,继自今奕奕寑庙享祀不忒;而敦仁讲业,复绳绳济济登忠孝之堂,讲忠孝之义,以期入为孝子,出为忠臣。将十德之号,九龙之誉,庶几无愧前人也!
维时,总理预捐则新会棠坑丹年,督理则新会沙岗觐光,东莞茶山桂芳,南海上林炳国,镇平蓝坊植勋,贮理则罗坑道直,采办则棠坑杨松,上林瑞光,协理则沙岗立颖,棠坑捷华,
新会麻园房举人裔孙润芳敬撰【林星标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