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史,族有谱;水有源,树有根。史不续编,国人不知国革的始终;谱不续修,族人难于寻根溯源。为了弘扬华夏文明,增强民族团结;为了尊重历史,达到承先启后之目的,今逢改革开放之盛世,特此续谱,以资流传。
勾氏始祖志良公,于明朝正德二年,任湖北麻城县令后,奉旨告老、返回永泰牌楼湾故里。所生5男二女,长子本琏分居牌楼湾为长房;次子本庆分居天井湾为二房;三子本嵩分居沙湾子为三房;四子本正分居溪为四房;五子本俊分居苟家咀为五房。经历489年,移居三台、射洪、西充、盐亭等地,共36个乡镇繁衍三千余家,一万五千余人。从民国三十四年第三次清族续谱至今,已经经历五十一载,由于未及时续谱几乎无证可考。不少族人来志良公祖墓前祭祖存根,高兴而来,失望而归。要求清族续谱的愿望十分迫切,终于在勾宇三、勾永昭、勾承高家找出族谱三套,作为此次续修之依据。及时召集会议、发出倡议书一千余份、广为宣传。基本上形成共识、统一了一件、制定了计划、进行了分工,开始了续谱工作,续谱的指导思想是:发扬祖先的光荣传统,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澄清事实,以正视听。
续谱的模式,改竖排为横排,改从右到左为从左到右、改上、中、下三编十四本为综合本、改简装为精装。
续谱的内容、对旧谱有关文献、深入考证认真精选,使之具有真实性。新修谱时增加了勾氏宗支、勾氏人口、当代人物介绍、宗祠、祭祀、颂歌,胜迹等内容,使之具有时代性。续编了后代世系,使之具有连续性。把整部《勾氏家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总论,第一章是凡例,第二章是族谱序汇,三章是勾氏概述、四章是始祖灵光,第五章是人物简介,第六章是勾氏准则。下编为世系:第一章一至五代世系,第二章长房世系,第三章二房世系,第四章三房世系,第五章四房世系,第六章五房世系。除了族谱序汇是先新序后旧序外,其余部分内容都是按照先旧后新的次序排列。从整个体系看,该族谱既有延续性,更具有逻辑性,加之精心编撰、也具有科学性,是一部比较完善的族谱,值得族人自豪。
第十八代孙勾济清派发松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中华勾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