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题目链接
22
33#思路
4- // 只要一个柱子的
5- // 暴力的解法 都不好写啊
6- // 找左面最大的, 找右边最大的,找左右边际的时候容易迷糊。我已开始还找左大于右的。 (还不够)
7- // 每次记录单条,不要记录整个面积
84
9- ##暴力解法
5+ 接雨水问题在面试中还是常见题目的,有必要好好讲一讲。
6+
7+ 本文深度讲解如下三种方法:
8+ * 双指针法
9+ * 动态规划
10+ * 单调栈
11+
12+ ##双指针解法
1013
1114这道题目暴力解法并不简单,我们来看一下思路。
1215
@@ -100,67 +103,196 @@ public:
100103因为每次遍历列的时候,还要向两边寻找最高的列,所以时间复杂度为O(n^2)。
101104空间复杂度为O(1)。
102105
106+ ##动态规划解法
107+
108+ 在上面的双指针解法,我们可以看到,只要知道左边柱子的最高高度 和 记录右边柱子的最高高度,就可以计算当前位置的雨水面积,这也是也列来计算的。
109+
110+ 即,当前列雨水面积:min(左边柱子的最高高度,记录右边柱子的最高高度) - 当前柱子高度
111+
112+ 为了的到两边的最高高度,使用了双指针来遍历,每到一个柱子都向两边遍历一波。
113+
114+ 这其实是有重复计算的。
115+
116+ 我们把每一个位置的左边最高高度记录在一个数组上(maxLeft),右边最高高度记录在一个数组上(maxRight)。
117+
118+ 避免的重复计算,者就用到了动态规划。
119+
120+ 当前位置,左边的最高高度,是前一个位置的最高高度和本高度的最大值。
121+
122+ 即从左向右遍历:maxLeft[ i] = max(height[ i] , maxLeft[ i - 1] );
123+
124+ 从右向左遍历:maxRight[ i] = max(height[ i] , maxRight[ i + 1] );
125+
126+ 这样就找到递推公式。
127+
128+ 是不是地推公式还挺简单的,其实动态规划就是这样,只要想到了递推公式,其实就比较简单了。
129+
130+ 代码如下:
131+
132+ ```
133+ class Solution {
134+ public:
135+ int trap(vector<int>& height) {
136+ if (height.size() <= 2) return 0;
137+ vector<int> maxLeft(height.size(), 0);
138+ vector<int> maxRight(height.size(), 0);
139+ int size = maxRight.size();
140+
141+ // 记录每个柱子左边柱子最大高度
142+ maxLeft[0] = height[0];
143+ for (int i = 1; i < size; i++) {
144+ maxLeft[i] = max(height[i], maxLeft[i - 1]);
145+ }
146+ // 记录每个柱子右边柱子最大高度
147+ maxRight[size - 1] = height[size - 1];
148+ for (int i = size - 2; i >= 0; i--) {
149+ maxRight[i] = max(height[i], maxRight[i + 1]);
150+ }
151+ // 求和
152+ int sum = 0;
153+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154+ int count = min(maxLeft[i], maxRight[i]) - height[i];
155+ if (count > 0) sum += count;
156+ }
157+ return sum;
158+ }
159+ };
160+ ```
161+
162+ ##单调栈解法
163+
164+ 这个解法可以说是最不好理解的了,所以下面我花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这种方法。
165+
166+ 单调栈就是保持栈内元素有序。和[ 栈与队列:单调队列] ( https://mp.weixin.qq.com/s/8c6l2bO74xyMjph09gQtpA ) 一样,需要我们自己维持顺序,没有现成的容器可以用。
167+
168+
169+ ###准备工作
103170
104- # 单调栈
171+ 那么本题使用单调栈有如下几个问题:
105172
106- 单调栈究竟如何做呢,得画一个图,不太好理解
173+ 1 . 使用单调栈内元素的顺序
107174
108- ## 使用单调栈内元素的顺序
175+ 从大到小还是从小打到呢?
109176
110- 从打到小还是从小打到呢
177+ 要从栈底到栈头(元素从栈头弹出)是从大到小的顺序。
111178
112- 从栈底到栈头(元素从栈头弹出)是从大到小的顺序, 因为一旦发现添加的柱子高度大于栈头元素了,此时就出现凹槽了,栈头元素就是凹槽底部的柱子,栈头第二个元素就是凹槽左边的柱子,而添加的元素就是凹槽右边的柱子。
179+ 因为一旦发现添加的柱子高度大于栈头元素了,此时就出现凹槽了,栈头元素就是凹槽底部的柱子,栈头第二个元素就是凹槽左边的柱子,而添加的元素就是凹槽右边的柱子。
113180
114181如图:
115182
116183<img src =' ../pics/42.接雨水4.png ' width =600 > </img ></div >
117184
118185
119- ## 遇到相同高度的柱子怎么办。
186+ 2 . 遇到相同高度的柱子怎么办。
120187
121- 遇到相同的元素,更新栈内下表,就是将栈里元素(旧下标)弹出,讲新元素 (新下标)加入栈中。
188+ 遇到相同的元素,更新栈内下表,就是将栈里元素(旧下标)弹出,将新元素 (新下标)加入栈中。
122189
123190例如 5 5 1 3 这种情况。如果添加第二个5的时候就应该将第一个5的下标弹出,把第二个5添加到栈中。
124191
125- 因为我们要求宽度的时候如果遇到相容高度的柱子 ,需要使用最右边的柱子来计算宽度。
192+ 因为我们要求宽度的时候如果遇到相同高度的柱子 ,需要使用最右边的柱子来计算宽度。
126193
127194如图所示:
128195
129196
130197<img src =' ../pics/42.接雨水5.png ' width =600 > </img ></div >
131198
132199
200+ 3 . 栈里要保存什么数值
133201
202+ 是用单调栈,其实是通过 长 * 宽 来计算雨水面积的。
134203
204+ 长就是通过柱子的高度来计算,宽是通过柱子之间的下表来计算,
135205
136- 没有必要 stack<pair< int, int>> st; // 高度,下表
206+ 那么栈里有没有必要存一个pair< int, int>类型的元素,保存柱子的高度和下表呢。
137207
208+ 其实不用,栈里就存放int类型的元素就行了,表示下表,想要知道对应的高度,通过height[ stack.top()] 就知道弹出的下表对应的高度了。
138209
139- 放进去元素,相同怎么办,相同也没事,放里面就行,计算结果也是0
210+ 所以栈的定义如下:
140211
141- ** 真的难**
212+ ```
213+ stack<int> st; // 存着下标,计算的时候用下标对应的柱子高度
214+ ```
215+
216+ 明确了如上几点,我们再来看处理逻辑。
217+
218+ ###单调栈处理逻辑
219+
220+ 先将下表0的柱子加入到栈中,` st.push(0); ` 。
221+
222+ 然后开始从下表1开始遍历所有的柱子,` for (int i = 1; i < height.size(); i++) ` 。
223+
224+ 如果当前遍历的元素(柱子)高度小于栈顶元素的高度,就把这个元素加入栈中,因为栈里本来就要保持从大到小的顺序(从栈底到栈头)。
225+
226+ 代码如下:
227+
228+ ```
229+ if (height[i] < height[st.top()]) st.push(i);
230+ ```
231+
232+ 如果当前遍历的元素(柱子)高度等于栈顶元素的高度,要跟更新栈顶元素,因为遇到相相同高度的柱子,需要使用最右边的柱子来计算宽度。
233+
234+ 代码如下:
235+
236+ ```
237+ if (height[i] == height[st.top()]) { // 例如 5 5 1 7 这种情况
238+ st.pop();
239+ st.push(i);
240+ }
241+ ```
242+
243+ 如果当前遍历的元素(柱子)高度大于栈顶元素的高度,此时就出现凹槽了,如图所示:
244+
245+ <img src =' ../pics/42.接雨水4.png ' width =600 > </img ></div >
246+
247+ 取栈顶元素,将栈顶元素弹出,这个就是凹槽的底部,也就是中间位置,下表记为mid,对应的高度为height[ mid] (就是图中的高度1)。
248+
249+ 栈顶元素st.top(),就是凹槽的左边位置,下表为st.top(),对应的高度为height[ st.top()] (就是图中的高度2)。
250+
251+ 当前遍历的元素i,就是凹槽右边的位置,下表为i,对应的高度为height[ i] (就是图中的高度3)。
252+
253+ 那么雨水高度是 min(凹槽左边高度, 凹槽右边高度) - 凹槽底部高度,代码为:` int h = min(height[st.top()], height[i]) - height[mid]; `
254+
255+ 雨水的宽度是 凹槽右边的下表 - 凹槽左边的下表 - 1(因为只求中间宽度),代码为:` int w = i - st.top() - 1 ; `
256+
257+ 当前凹槽雨水的体积就是:` h * w ` 。
258+
259+ 求当前凹槽雨水的体积代码如下:
260+
261+ ```
262+ while (!st.empty() && height[i] > height[st.top()]) { // 注意这里是while,持续跟新栈顶元素
263+ int mid = st.top();
264+ st.pop();
265+ if (!st.empty()) {
266+ int h = min(height[st.top()], height[i]) - height[mid];
267+ int w = i - st.top() - 1; // 注意减一,只求中间宽度
268+ sum += h * w;
269+ }
270+ }
271+ ```
272+
273+ 关键部分讲完了,整体代码如下:
142274
143275```
144276class Solution {
145277public:
146278 int trap(vector<int>& height) {
147- if (height.size() <= 2) return 0;
279+ if (height.size() <= 2) return 0; // 可以不加
148280 stack<int> st; // 存着下标,计算的时候用下标对应的柱子高度
149281 st.push(0);
150282 int sum = 0;
151283 for (int i = 1; i < height.size(); i++) {
152- if (height[i] < height[st.top()]) {
284+ if (height[i] < height[st.top()]) { // 情况一
153285 st.push(i);
154- } if (height[i] == height[st.top()]) { //如果相等则更新栈内下表,例如 5 5 1 7 这种情况
155- st.pop();
286+ } if (height[i] == height[st.top()]) { //情况二
287+ st.pop(); // 其实这一句可以不加,效果是一样的,但处理相同的情况的思路却变了。
156288 st.push(i);
157- } else {
289+ } else { // 情况三
158290 while (!st.empty() && height[i] > height[st.top()]) { // 注意这里是while
159291 int mid = st.top();
160292 st.pop();
161293 if (!st.empty()) {
162294 int h = min(height[st.top()], height[i]) - height[mid];
163- int w = i - st.top() - 1 ; //注意求宽度这里不加1,而是减一
295+ int w = i - st.top() - 1; //注意减一,只求中间宽度
164296 sum += h * w;
165297 }
166298 }
@@ -171,3 +303,32 @@ public:
171303 }
172304};
173305```
306+
307+ 以上代码冗余了一些,但是思路是清晰的,下面我将代码精简一下,如下:
308+
309+ ```
310+ class Solution {
311+ public:
312+ int trap(vector<int>& height) {
313+ stack<int> st;
314+ st.push(0);
315+ int sum = 0;
316+ for (int i = 1; i < height.size(); i++) {
317+ while (!st.empty() && height[i] > height[st.top()]) {
318+ int mid = st.top();
319+ st.pop();
320+ if (!st.empty()) {
321+ int h = min(height[st.top()], height[i]) - height[mid];
322+ int w = i - st.top() - 1;
323+ sum += h * w;
324+ }
325+ }
326+ st.push(i);
327+ }
328+ return sum;
329+ }
330+ };
331+ ```
332+
333+ 精简之后的代码,大家就看不出去三种情况的处理了,貌似好像只处理的情况三,其实是把情况一和情况二融合了。 这样的代码不太利于理解。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