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7
山东省是姜姓齐国高氏的发祥地和祖居地。齐太公11世孙高傒创立齐国高氏以来,姜姓高氏已在山东繁衍了2600多年。时至今日,山东仍是高姓人口总数最多的省份,高氏族人遍布全省各市县,高村、高庄等以高姓命名的村落星罗棋布,高姓人口数以百万计。但是由于山东是“两京锁钥”,地处北京、南京的中间,而且物产富饶,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乱频繁,山东各地高氏家族元明以前的历史基本上无法考据。目前,山东有五个家族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高氏宗族(包括女性)。其中,青岛胶州大行高氏及其历代外迁支系总计约4万人,烟台海阳辉村高氏及及其历代外迁支系总计约3.5万人,淄川般阳高氏及其历代外迁支系总计约3万人,枣庄安阳高氏及其历代外迁支系总计约5-6万人,济宁汶上黑虎庙高氏及其历代外迁支系总计约3万人。高姓是全国第十五大姓,北方第七大姓,炎帝和姜太公的后裔。2011年,高姓也成为继孔姓、丘姓之后,第三个拥有全国大通谱的姓氏。枣......
先秦高元:远古时期人,是所知的历史上第一个以“高”为氏的人。西周时有高奔戎,春秋初年有高渠弥。他们都是最早的一批姓“高”的人。高渐离,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筑,荆轲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东汉高赐,汉司隶校尉高躬,汉蜀郡太守三国高顺,吕布帐下中郎将。史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阵营”。高览,河北四庭柱之一,偏将军东莱侯高干,东汉并州牧,袁绍外甥。高沛,刘璋麾下名将高翔,蜀汉将领曾随刘备攻打汉中,后又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参加北伐曹魏的战争,并于公元231年(建兴九年)的北伐中大破司马懿。官至杂号大将军,封玄乡侯。高柔,曹魏大臣,任廷尉二十三年后,升任太常。七十二岁时出任司空,随后仕途高升,在高平陵之变时支持司马懿,据曹爽大营,以假节行大将军事。数年后荣升太尉,进爵安国侯。高堂隆,曹魏光禄勋侍......
大宋捍国柱石坚身威显赫高家将宋代是高姓的—个新的辉煌时期,此阶段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一个显赫人物是民间广泛传颂的开国元勋、渤海郡王高怀德。继高怀德之后,崛起了同样出自于幽燕地区、同样荣显于整个宋代的另—支高姓武将世家——高琼家族。高琼家族成为渤海高后裔中最为显赫的代表,捍卫大宋江山中最为坚强的柱石。高怀德(926-982年),字藏用。史称真定(治今河北正定)常山人。武将世家,自古以来称“高家将”。高怀德生性忠厚豁达,武勇过人。其父高行周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当高行周任职延潞二镇、留守洛阳、节制宋亳之时,怀德均在帐下担任牙将。后晋开运初(公元944年),辽兵骚扰边境,后晋任用高行周为北面行军都部署。当时,高怀德刚满18岁,跟父从征。行军到戚城(今河南濮阳县北)被辽军重围,援兵迟迟不到,情形十分危急。高怀德左右开弓,纵横冲杀,无人能够抵挡,终于保护父亲冲出重围,因功被授予罗州刺史。当高行周改镇郓州......
隋唐五代高家将文武齐飞显雄风隋代国祚短暂,高姓人物只有几位北周遗臣。其中最为显赫的是在统一战争中立下大功文才武略兼备的名相名将高熲,还有高劢和吏部侍郎高孝基。高颎(541年—607年),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东)人。曾祖高暠从辽东投奔北魏,官至尉卿。祖父高孝安,担任兖州刺史。父亲高宾,很有政治才干,处事果断,受封武阳县伯,历任西魏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高颎尊贵后,又追赠礼部尚书、渤海公。高熲是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开国元勋。左丞相杨坚掌握北周朝政时,早知道高颎精明强干,文韬武略兼备,有意收为幕僚,高颎欣然同意,并说:“愿意接受驱使。即使事业不能成功,我也不怕灭族之灾。”于是任丞相府司录。尉迟迥起兵叛乱,诸路大军都不敢领兵出战。高颎却主动请求领兵,数战数捷,攻战了邺城,标志着杨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因而杨坚提升高熲为柱国、丞相府司马,改封义宁县公。公......
高姓和什么姓有世仇?,高姓和什么姓有世仇?有什么历史渊源有人知道吗?即刻扫码,参与高氏家族话题讨论!...
高士廉孙子被一家人捅死,唐高宗调露二年(680年),武后以“太子密谋造反”为由,将自己的儿子、太子李贤废...
真想放下工作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申申爸爸在北京出差,随手拍的秋季美照分享在家庭群里,游说俺买张票去北京,周末陪他...
...
...
...
...
...
岩门高氏—钱塘名世岩门高氏一族出于大宋高翥(1170-1241)。高翥,字九万,号菊磵。宋理宗时进士,为人不羁、浪迹江湖。他是一位诗人,曾作《信天巢》《烂涧集》,特别是《千家诗》曾在全国发行。自他率族在白虎山定居,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高氏宗祠始建于白虎山山北平地上,清顺治庚寅年(1650)正月初一落成。2010年12月18日,高家祠堂举行了三修宗祠竣工落成典礼,近三百年的高氏宗祠“重归”故里。宗祠东南角有一座圣旨碑亭,建于道光四年(1824),是目前南阳街道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高氏字辈汇总,安徽池州贵池:继居成为本,一心再锦寒。支能求刚面,方详文士班。国正天星盛,家修世...
当代人口分布,当代高姓的人口已达1452万,为中国第十五位姓氏,大约占中国人口的1.21%。从...
...
...
...
尊祠堂:此是尊敬祖宗第一要务,是报本思源之大端。子孙要量家力而为之。仁孝之人,家道必兴。重祭祀:祭祀之道,国家之大事,家族之大礼。国祭炎黄祖先,家祭本族先祖。远祖毋忘祭扫,祭祀务必心诚。承先启后,家族昌盛。读谱系:修家谱关系甚大。家有谱,如地方有志,国有史,看序言尽知其详。后辈应当视为家宝。明白其家族世系,尊长爱幼,加强家族凝聚力,达到团结友善的目的。...
渔阳郡最早文字记载是在战国时的燕国,在因其位于渔水(现白河)之阳,故称之为渔阳。秦置,治渔阳县,故城在今北京密云县西南,《史记·燕世家》燕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秦二世发闾左戍渔阳即此,汉置渔阳县为郡治,城在渔水之阳,故名。属幽州刺史部。故城在今北京市怀柔县梨园庄东南,遗址尚存。...
辽宁渖阳奉天高佳氏家谱,(清)伊桑阿纂,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崇明崇邑高氏家乘不分卷,(清)高守卿重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高傒墓在敬仲镇白兔丘村东南,矗立着一座巍峨高大的古墓,当地人叫它白兔丘,也就是著名的高傒墓。高傒墓东临淄河,高约7米,南北长约40米,东西长约45米,墓顶平坦。1970年,墓地附近曾出土“高子戈”及石磐数枚。高傒高傒,号白兔,谥号敬仲,又称高子,齐国上卿。公元前685年,他把姜小白从莒国迎回,立为新君,称为齐桓公。桓公即位后,高傒与管仲、鲍叔牙、隰朋等人共修国政,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为创建春秋首霸的历史功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在朝中德高望重,握有军政大权。不但平时掌管着齐都临淄5个士乡,而且战时统领齐国三分之一的军队。三军中有齐桓公的中军之鼓,有高子之鼓,有国子之鼓。高傒还经常代表齐国参加诸侯会盟,具有出色的外交才能。公元前659年,鲁国发生庆父之乱,高傒受桓公之命赴鲁帮助安国,为鲁国的社会安定和齐国良好国际形象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高傒还是高姓和卢姓的祖先。据《广韵》所载,姜太公六世孙文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