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谱中应该如何记载祠堂?新编族谱时需添加哪些祠堂信息?
祠堂,在家谱中尚有宗庙、宗祠、家庙、宗堂、享堂、神坛、祠宇等名称,是朝拜祖先、家族议事的场所,在家族中居于非常神圣的地位。祠堂是家族历代的实体象征。祠堂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记录了家族的发展,族谱作为家族总体的文字记载,理应着重记载祠堂的信息。记载哪些?如何记载?这是修谱人的发问。图源网络《(浙江嘉善)香湖丁氏家乘》(乾隆三年)“丁公祠”后释文:“丁公祠一所,在南号圩之南汀,去住宅东南仅一里许。向南厅犹五三公所建,后德昭公、德威公以父荐举海鹤公孝义起家,奉主于中厅,专祀之。而邑侯夙感海鹤公好义,又嘉诸子之孝,因赐邑丁公祠匾云。”这段关于丁氏祠堂的记载,就完整地表述了祠堂的位置、修建人、供奉的人等。在家谱中,有专门的一章是阐明关于祠堂的各类具体细节的。家谱中祠堂部分以图文并行的方式记录的。家谱关于祠堂的记录,最重要的就是祠堂的位置和建筑。在许多家族的家谱中,都明确刊载着祠堂图,以图的形式说明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