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开通会员
下载APP
我要投稿
新闻
族谱
开始寻根
2019
08-31
新闻动态
分享

甘熙宅第友恭堂

明朝末年,一支甘氏族人离开祖居地小丹阳甘村,进入城内,开始以务农,经营田产为生,至乾嘉之际,南京丝织业大盛,甘国栋(遴士)率子行商,经营“剪绒、江绸、贡缎、棉纱、布帛”,经过几十年、两代人的努力,家境逐渐殷实。入城以后,甘家先居东花园,东花园在苑家桥(今白鹭洲)。嘉庆初年,甘国栋在时称府西大街的南捕厅买下一块宅基地,开始营建房屋,嘉庆已末(1799年)正式迁居于此,并取堂名曰“友恭堂”。同年甘国栋去世,其长子甘福开始主持家政。他率弟遐年、延年、鹤年同心协力,勤俭砥砺,在嘉庆十七年前后,开始在南捕厅旧宅的基础上加以扩建,一举奠定了甘熙宅第的规模。
  “友恭堂”位于南捕厅15号,并是甘氏的堂号,也是整个宅第、家族的共同称谓。 “友恭”二字源于“三字经”。 “友恭”的意思是家族之中、兄弟之间应上友下恭,兄应爱其弟,弟则敬其兄,延及父子长幼之间同样如此,这样便能父慈子孝、兄弟和睦、从而产生家族凝聚力。 “友恭”的根本是儒家的“孝”,两百多年来,“友恭”精神被甘氏家族历代先祖奉为治家、处世的灵魂和准则。

  
   甘熙宅第友恭堂是主人进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内部构造最精巧,装饰最华贵,连厅内上端的梁架都进行了雕花工艺加工。整个大厅又高又正又宽敞,屋宇轩昂,充分显示了主人的财富、气势和地位。在大厅后面的过道左墙有两块保存完好的 “江宁甘氏友恭堂记”的碑石。“友恭堂”碑的发现,再次佐证了“友恭堂”的存在,以及甘氏家族世代以“友恭”为家训的历史。

   碑文成书于清嘉庆十七年(即1812年)冬月,由长洲人(今苏州)王芑孙撰写,金陵刘文奎镌刻而成。碑文字体遒劲工整,清晰可辩。全文五百余字,记载了甘国栋(字遴士)教子有方,作堂名曰“友恭”的用意:“惟友与恭,实为民彝,有或不克,泯乱随之;惟友与恭,实为庸行,由是而推,施于有政;惟此友恭,出于孝思,明发有怀,各敬尔仪;惟此孝思,施及百世,以引以翼,而昌而炽,丹杨之甘世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文章来源:中华甘氏网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甘氏家族圈

全网第165大家族
已有100万位宗亲
99+

甘氏家族圈

全网第165 大家族
已有100 万位宗亲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

{{memberTotal}}名宗亲正在热聊 快来加入
{{t.username}}:{{t.content}}

甘氏人脉

{{item.username}}
{{item.userAddress || ''}}
{{item.userCompany || ''}} {{item.userJob || ''}}
下载APP寻找您的宗亲人脉
关于炎黄甘氏网
炎黄甘氏网(gan.zupu.cn)是族谱网旗下姓氏网站,这里汇集甘氏新闻,甘氏话题,甘氏名人,甘氏源流,甘氏文化,甘氏企业,甘氏族谱,甘氏寻根等内容,汇聚各地甘氏宗亲联谊会,打造权威的甘氏宗亲网站。
炎黄甘氏网以弘扬甘氏文化,传承甘氏文明,促进甘氏宗亲和谐为宗旨,是目前国内涵盖丰富甘氏资讯的姓氏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的、公益性的甘氏文化交流平台。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百家姓文化
平氏文化戈氏文化衣氏文化都氏文化雍氏文化晁氏文化融氏文化家氏文化湛氏文化松氏文化山氏文化贝氏文化戎氏文化初氏文化凤氏文化皮氏文化邰氏文化於氏文化荀氏文化漆氏文化谌氏文化訾氏文化利氏文化宾氏文化东氏文化
热门姓氏
炎黄王氏网炎黄刘氏网炎黄李氏网炎黄张氏网炎黄陈氏网炎黄周氏网炎黄杨氏网炎黄黄氏网炎黄赵氏网炎黄侯氏网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微信登录
手机号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验证码登录
    注册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族谱网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您的密码过于简单,请用手机验证码方式登录,并及时前往族谱app修改密码
    点击查看详情
    扫描二维码下载族谱APP
    手机验证码登录
    下载族谱APP
    置顶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