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有哪些传统习俗?又该如何调理养生?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即《节气歌》中的第二个春。春分一般都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这一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其后太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直到夏至。春分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进入明媚的春天。春分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流传下来的习俗也很多。春分习俗知多少1春祭春分,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首先祭拜开基祖和远祖坟墓,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在南方客家地区,春祭扫墓一般在春分之前就开始了,最迟到清明结束。2送春牛春分要送春牛图。春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俗称“说春”。3粘雀子嘴春分这天农村每家每户都要吃汤元,还要做几十个不...
走访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广西宾阳北街韦氏总祠堂明朝,山涛公孙俊卿公后裔于宾州(今宾阳县)城外北楼创建韦氏宗祠,砖木结构,两进,立景福公为主位。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被兵毁。清朝同治(1862—1874年)初年,俊卿公后裔将韦氏宗祠移于城外北街东岳庙左“犀牛望月地”(今址)另续建,乾山巽向,砖木结构三进,继名韦氏宗祠,续立景福公为主位,后,像卿、俸卿公苗孙联集景岱、景明、景宗、景文、景武公的苗孙,于祠后增建砖木结构及两旁厢,立山涛公为主位。民国六年(1917年)广西省边防军司令韦荣昌公(龙州县藉)率军至宾阳,适值秋大祭,临祠共庆,并捐白银2000文,在后两进中建一水楼,把前后进贯通,连成五进,前加建南大门,装璜粉饰,将“韦氏宗祠”更名为“韦氏总堂”,立韦山涛公为主位。左为韦山涛公六子,右为韦山涛公十七孙。打那,各县兄弟前来参祭进入鼎盛时期。共和国成立后,1988年始,各市、县兄弟多次捐资进行维修、续建,砌殿坛,写牌位,立始祖元哲,支...
祭拜的“祭”竟然也是姓?后人想要发财竟把姓氏改了前两天的文章中,阿族给大家讲了中国人最不喜欢使用的20个姓氏,像丧姓、死姓、尸姓、鬼姓……小谱读起来就瘆得慌。中华姓氏博大精深,奇特有趣的姓氏可远不止这些。像宰父(这也太心狠手辣了)、骂姓(没错,骂也是姓氏)和之前我们讲过的第五。说到第五,阿族昨天跟我说他正在追一本名叫《新书》的小说。小说的男主就是东汉名臣第五伦。王莽、刘秀、阴丽华等人都有登场。今天更新的一章里,出现了一个十分奇特的人名,叫祭遵。没错,姓祭,清明祭祖的祭。那么祭姓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不是因为祖先做过祭司才以职业为姓呢?祭姓源流▲图:祭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