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怀化王氏始迁祖黔阳双溪乡冷水井王氏始祖衍公,原籍浙江武林郡温州府永嘉县。三派祖成元,字则乾,元泰定年间因避乱迁湘,卜居于此。族人分布于会同、靖州、贵州、长沙等地。至1948年,已传22代,约770余人。宗祠在冷水井。沅陵王氏始迁祖进道公,宋嘉定3年(1210)自江西南昌府铁炉巷奉调辰州通判,遂定居水田村(今高坪乡),子孙分居县境各地。沅陵王氏始迁祖道、赞二公,宋嘉祐3年(1058)自江西吉水迁沅陵。溆浦岭脚王氏始祖添冀公,原籍江西吉水县,迁居邵阳隆回。子万华,复由隆回徙溆浦岭脚。溆浦大湾王氏始迁祖赞田公,始由四川迁居湖南新化,明洪武2年(1369)徙溆浦大湾。溆浦白田屯王氏始迁祖计原公,明时由新化徙溆,居白田屯。溆浦镇宁司王氏始迁祖富龙公,明熹宗时由新化徙溆浦镇宁司。溆浦大艾溪王氏清雍正时由沅陵迁此。麻阳新营下担王氏谱称明洪武2年(1369),朝廷割旨移民,以江西填湖南。始迁祖兴发公,自江西婺源县圳坝上...
族谱网专题解说--湖南怀化张氏源流沅陵张氏元至正年间,陈友谅进兵南昌而令灭尽南昌张姓。张氏乃去"弓"姓"长"。明建文2年(1400)苗乱,始祖长福吉从戎湖广,永乐4年(1406)干戈平息后乃择居桃源大庄坪,八年后转迁沅陵细茶坪定居,再过三载而复姓张。沅陵城西张氏始祖翔公祖籍洪州,任四川参将,宋嘉祐4年(1059)由四川回湖南扫墓,经沅陵病卒,眷属奔丧至沅陵,次子申留居沅陵城西张家巷。族人分居马底驿黄笋坪、白雾坪等地。溆浦张氏始祖翔公,先世籍四川绵竹,宋末官辰州。子四:庚、申、器、允,申留居沅陵;器、允徙新化;庚后迁溆浦,历三代派分九房。庚之后裔分布城东、思蒙、低庄、张家桥等处。溆浦小黄桥张氏始迁祖大有公,明永乐2年(1404)由贵州黎平府开泰卫因苗乱迁湘,开基于溆浦县龙潭小黄沙。族人分布在本村及武邑桐本溪等地。宗祠一在小黄沙铜鼓湾,建于清嘉庆3年(1798);一在志芋,建于同治年间。...
海峡两岸同胞的纽带漳州林姓的主要祠堂之一海云家庙海云家庙亦称乌石大厅,位于漳浦县浯江村。海云家庙是漳州林姓的主要祠堂之一,由林普玄等创建于明正统十三年(1447年),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林震重修,万历八年十月二十四日,由雷州通判林楚、礼部尚书林士章等主持在原地重建,形成现在的规模。清康熙间,内阁中书林琛再修,此后历代多次维修。据了解,海云家庙的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居于闽南地区祠堂建筑前列。2010年,海云家庙入选福建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漳浦林姓主要有二个来源,一支称路下林,为南宋林昌的后代。另一支称乌石林,其始祖林安于南宋间由长乐迁居漳浦,后代繁衍聚居于海云山麓浯江溪畔。乌石林姓分衍四宗,四座宗祠均称为“海云家庙”,以乌石宗的海云家庙为大。明代嘉靖到清嘉庆之间,乌石林姓极为兴旺,先后出现了11名进士,25名举人,40多名贡生,科举仕宦共80余人。有“三凤齐鸣”,“五桂联芳”的佳话,其中著名的有嘉靖探花林士章、广西按察使林功懋、承天...
潮汕文化—姓氏趣谈—潮汕蓝氏与畲族潮汕有畲族,畲族有三大姓:雷、蓝、盘。从中原移民入潮者,也有姓蓝的。从中原移居来潮的蓝氏,称自己的堂号为“种玉堂”。语出“蓝田种玉”典故(陕西蓝田出美玉)。蓝氏得姓始祖,是秦国的王子向被封为“蓝君”,蓝田是他的食邑。国除之后,子孙就以地为姓,从此百家姓中就多了个蓝氏。因此,蓝姓人家跟蓝田有直接关系,以“种玉堂”来作自己的堂号既典雅又合乎实际。蓝田是他们的发源地。南迁之后,汝南郡便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发祥地。所以,南方蓝氏多以汝南为郡望,称“汝南世家”。聚族而居于凤凰山麓的畲族蓝氏,以前也自称“蓝田世家”,也以“种玉堂”为堂号。但因居住于深山中,生活方式仍然大量保存畲族特点。1955年以前,仍籍属汉族。1955年以后,恢复畲族称号。至于大量居住平原地区的蓝姓人家,有没有畲族成分混居其间呢?‘在姓氏源流调查中,却无意发现,潮州蓝氏有不少是从福建漳浦茗溪迁来的。如澄海大衙蓝氏于“宋末自福建省漳浦县移...
家谱,又称族谱家谱,又称族谱、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牒、族牒。它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福建的族谱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之后。修谱的动机是“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安溪《谢氏总谱》卷首《联谱序》)族谱的形式有装订成册的(古为线装,今与一般印刷物相同),也有图表式的。许多家族把编纂族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一项义务写进族规,重修族谱年限不等。闽北浦城的季氏和李氏家族,均规定族谱30年一修。房氏则规定“宗谱有贤子孙或十年、三十年一修,则存没葬地,时日不爽。先儒云,一世不修谱为不孝,宜知之。”(清·光绪《闽浦房氏族谱》)类似的族规,使修谱用家族法的形式永久化了。族谱所载内容详略不一,通常除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外,还有全族的坟墓、族田族产、祠庙等的方位、数量及管理使用办法、家族的规约、修谱凡例义则、各类合同契约文书等。一些较详的族谱,还记载有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与外界的纠纷、可嘉...
湖南姓钟的需了解,钟氏在湘以及各支系的来源湖南省文献委员会辑,1949年稿本。载浏阳溪江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君贤,明洪武年间徙江西铜鼓县温汤,其裔孙于明末清初再徙浏阳县东乡溪江;浏阳蓝泉山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妙选,宋时迁潭州;宁乡麻山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千驷,南宋时随父景仁徙潭州;醴陵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燮葊,明洪武四年(1371)挈其子福、甫、昭、丑迁居醴陵西乡;汝城横江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君用,元至正时迁居汝城横江龙珠村;溆浦龙潭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全、金,明时迁居溆浦县龙潭乡纸塘;蓝山高阳里钟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荣卿,嫩七四世孙,其子文福明时徙居蓝山高阳。湖南图。[湖南、江西]钟氏族谱三十六卷首二卷末一卷(清)钟受之等纂修,清光绪七年(1881)颖川堂木活字本。始祖尚、锡宁,宋人,四传有其仁、其义,又十二传仁支有鼎运、盛、云、英、臣、华、桂、甲、春、峻、隅、翔、书等,散居江西万载、萍乡,湖南长沙、善化、宁乡、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