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冯登府
冯登府(1783—1841),一作登甫,字云伯,号勺园,又号柳东,嘉兴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二十五年进士,授将乐县知县,不久即离职。后任宁波府教授,上司重其才,拟荐举擢升,力辞不就,归故里王店,筑勺园以颐养天年。战争爆发后,宁波沦陷的消息传来,登府忧愤交加,咯血而死。冯登府一生以著书立说为业,不为仕途所羁绊。对经史百家无不-博记,而经学造诣尤深。文章师法桐城派,诗宗朱彝尊,兼工词。并精篆刻,喜声律,兴趣广泛,尤其谙熟金石掌故,又专于训诂学。所著《石经补考》,对汉魏唐蜀及本朝石经详加甄录,成为后代研究石经者参考要籍。阮元等学者与登府有文字之交,曾分别为登府刊行《三家诗异文疏》、《金石综例》、《论语异文疏证》等书。登府与同里李富孙友情最为密切,每著一书,必与之反复商榷。中年游宦福建时,应聘修撰《福建盐法志》、《福建通志》等,为闽人所推重。一生著作等身,有文集8卷、诗4卷、词4卷,...
查看全文
重庆市-开州区冯登庸
冯登庸(1818-1914)字峰珍,是开县清末民初的名医,对中医内科造诣较高。在世96岁,世居开县新义乡天成村。冯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少时习儒,奋志功名。25岁进京会试未第,遂罢仕途之念,旋归故里,农教并行,以为生计。冯为人正直端庄,纯朴和善,不重名利,甘居清平,高风亮节,世人敬佩。冯目睹广大农村缺医少药之苦,因而改习医业,刻苦攻读医药黄籍,泛览百家杂见。尤对≮经》、⊙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条辩》等医著,更是昼夜不辍,勤读苦研,旁通其义。同时好交名医为友,学习他们的行医经验。同治三年(1864)某日,有一名叫黄荣生的,来家造访,询知此人精于医道,曾为御医,因避祸流浪到此。冯慕其才,敬之若师,黄感其诚,悉将平生所学传授于冯,并将其著《医道保秘法》手稿相赠。在黄的竭诚指导下,冯的医术更精,并以《经方派》著称。时中和乡有一因患疾而双目失明者,延数医罔效。后经冯诊治,服药五剂,视物...
查看全文
约斯特·范·登·冯德尔
评价从他的时代开始至今,他的剧本不但最常被搬上舞台,其描绘施洗者约翰一生的史诗《乔安妮斯·德·波德格森》(1662年),更被认为是荷兰最伟大的史诗。经常会有人定期地上演他的戏剧作品,历史剧吉士布雷特·冯·阿姆斯特尔(英语:GijsbrechtvanAemstel(play))(从1637-1968年都会在元旦演出)是其中最壮观也最盛大的年度演出。一直到他年近八十的耄耋高龄之前,冯德尔都是个多产的作家,许多著名的剧作诸如《路西法》、《流放中的亚当》,都是在1650年(他已65岁)之后才写成。他的杰作有:《晨星》(1654年)《流放中的亚当》(1664年)《诺亚》(1667年)他的诗作以讽喻诗、颂词最多。其讽喻诗大都描写两位国家领袖:荷兰执政毛里斯亲王与大议长约翰·范·欧登巴内菲尔德(英语:JohanvanOldenbarnevelt)的政治斗争,以及两派激烈的宗教冲突。相关冯德尔公园
查看全文
维尔纳·冯·海登斯坦
作品列表《FrånColdiTendatillBlocksberg》(1888年)《朝圣年代》(Vallfartochvandringsår,1888年)《Renäs
查看全文
威廉·冯·格鲁登
生平威廉·冯·格鲁登自称出身于梅克伦堡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并在学校念艺术史与绘画,同时也培养出自己对戏剧的热爱。之后他感染肺结核,于是前往意大利寻找静养地。在那里他与塔奥敏纳市长、画家奥托·葛伦(OttoGeleng)结为好友,并在当地展开他的摄影生涯。他的一生十分富有,同时对他的模特儿也给予相当丰厚的薪资。他还将他的部分收益慷慨地捐给相对十分贫穷的意大利乡村。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他的同性恋背景与其以拍摄少年裸体照片为业能被当地人所接纳。作品集威廉·冯·格鲁登的墓碑参见少年爱正太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