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2
付(傅)毅:(公元47~92年),字武仲,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著名东汉文学家。朝廷求贤不诚,士多隐居,遂作《七激》、《迪志》诗,讽世明志,后被召为兰台今史,以文显于朝廷。著有《舞赋》等作品。付(傅)宽:(生卒年待考),北地人(今甘肃庆阳),汉高祖时开国功臣。被封阳陵侯,曾任汉丞相,显赫非常。在楚汉战争时随韩信、曹参平定齐地。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十八人,付(傅)宽列第九位。付(傅)玄:(公元217~279年),字休奕,北地泥阳人(今陕西耀县),著名西晋哲学家、文学家。他可算是付(傅)氏族人有史以来最有学问的名人。其学问渊博,精通单律,于诗擅长乐府。在哲学上,把自然和人类历史都看作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批判了有神论的世界观和玄学空谈。著有《付(傅)子》等集传世,在晋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卒后被追封为清泉侯。付(傅)咸:(公元239~294年),字长虞,北地泥阳人(今陕西耀县)。付(傅)玄......
傅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关于傅姓的起源,出自殷高宗武丁的名相傅说。殷商高宗武丁为使国家振兴,希望找到一位能辅佐他的得力大臣。唐代《元和姓纂》也有记载:“傅,殷相说之后,筑于博岩,因以为姓。”《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广韵》、《姓解》及郑樵《通志·氏族略》均主此说,由此可见,这位傅说,便是傅姓的始祖。傅fù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傅姓人口由44万增到610多万,增长了约20倍,傅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安徽、四川、河南等四省,大约占全国傅姓总人口的35%。傅姓起源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大由的封地傅邑,属于以国名名为氏。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傅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源流二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之后裔所建傅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源流三出于殷商名相傅说(Yuè音悦)......
我的同胞付家大湾,你从没被人们遗忘,即使被人遗忘,至少还有我在记着你,你对我说你就是那大树后面寂寞的房屋,只有人们走到跟前才能发现。...
曲兴镇手工业起步较早,铁货有斧头、菜刀、锄头、铁铲等各种铁制产品,特别是付氏兄弟打制的铁货美观大方,锋利无比,历史悠久,获誉无数。...
...
...
...
...
...
...
...
...
北地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宁县),西汉移治马陵(今甘肃庆阳),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在说的辅佐下,商朝后期达到了极盛,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因说曾居于傅岩,所以称他傅说,傅说就成为付氏的得姓始祖。...
付姓除源于春秋时郑人史付的一支外,皆起源于文字改革。由“傅”误改“付”...
...
...
...
灵寿县北关“三世中枢”付氏牌楼,又称“透雕石牌楼”,建于明朝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当时付永淳官拜吏部尚书,不仅忠于职守,为官清正,还根据当时朝政中存在的主要弊病,提出了十项重要建议“铨政十事”。崇祯看后,不仅高兴地采纳了,而且为表彰付永淳及其父、祖忠于朝廷的功勋,曾封其父铤为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其祖“承训”为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而敕建“三世中枢”付氏牌楼于灵寿北关,1954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透雕石牌楼座向南北,为三门四柱三重檐,高12米,宽8米,进深2.6米,为仿木结构,两面透雕而成。通体为细青石料,主间斗拱六朵,夹次间各三朵,布局匀称,斗昂端严。四个大柱子上雕刻着流云花朵,夹柱石上雕刻着四十八个狮子,或大或小,或立或卧,或蹲或伏,跃仆嬉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三层横梁,以流云图案为主,云中仙鹤,双龙游云,双凤朝阳,分散其中,特别是石上流云,巧夺天工,在不到5厘米宽的......
秦代中后期置清河郡(治在清阳城,即今河北省清河县地),因境内有清河流经而得名(《水经注》记:“清河又迳清阳县故城西”)。...
包含江西、山东、湖南、四川等地的字辈排行。...
付氏大成拳的特色:站桩,与中医相结合,棍子点穴疏通,很多站桩习练者站桩几年,还会出现腰酸背疼,这种情况是身上气血不足,经络堵塞导致的,有筋粘连或结节的地方,影响了气血的运行,这种情况不处理,长功夫是很慢的,养生的效果也不好,如果点穴疏通后再去站桩,效果就出来了,气血畅通,立竿见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