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伏羲》是199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恒。
作者
刘恒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2年10月
页数
514页
定价
8.55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6306041
目录 | 1简介 2作者简介 | 3题材 4情节发展 | 5主题 |
---|
《伏羲伏羲》是一个在充满禁忌的年代的跳出来的小说,在欲望不可言说的年代书写了欲望,男人的欲望。从出生到懵懂到幻灭,男人的完整的一生的欲望,我觉得这是比较贴切的。从买王菊豆回来的路上,杨天青就开始了他异性的萌动、渴念却又秘而不宣,自我失控而又自我压抑、自我迷惑,以致把婶子看成是浑身有仙气的神,可以说这是异性崇拜的开始。
刘恒(1954― )原名刘冠军。北京人。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小学及中学。
1969年入伍,在海军部队服役6年。退伍后在北京汽车制造厂当装配钳工4年,1979年调北京市文联,任《北京文学》编辑。1977年发表处女作《小石磨》。1986年发表小说《狗日的粮食》开始引人注目,获1985-1986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此后,发表《狼窝》《力气》《白涡》《虚证》《黑的雪》《逍遥颂》《苍河白日梦》《四条汉子》《教育诗》《东南西北风》《连环套》等中长篇小说(集)。部分小说被译成英、法、日、韩、丹麦等文字。已有五卷本《刘恒文集》问世。他的作品偏重写实,对中国农村情况与农民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但描写中时带现代主义的色彩,擅长心理分析。以各种人物灵魂的骚动展示人性的本相,从原始欲望出发探求人的命运。《狗日的粮食》这类作品关注最低的生活欲求,成为80年代末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一些小说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多次在内地或海外获奖,如《伏羲伏羲》(影片名叫《菊豆》,由张艺谋执导,巩俐和李保田主演)《黑的雪》(影片名叫《本命年》,由谢飞执导,姜文主演)《秋菊打官司》(张艺谋执导,巩俐主演)以及长篇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影片名叫《没事偷着乐》由冯巩主演,电视剧由梁冠华主演),并由此获得2002年度飞天奖最佳编剧奖。此外,还直接创作了《西楚霸王》《漂亮妈妈》等影片的剧本。
2003年新剧《少年天子之顺治王朝》改编自凌力的著名长篇小说,刘恒担任该剧总导演、编剧。2007年荣获华表奖优秀出品人奖;2004年9月8日担任电影《张思德》编剧;2007年,冯小刚电影《集结号》编剧,根据杨金远小说《官司》改编。
用流行的批评尺度来衡量这部中篇小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叙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偏僻山村的乱伦故事,题材本身具有特异性。
在这篇小说中,作为故事时代背景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等都显得无足轻重,被推到前台的是伦理问题与人性问题。传统伦理道德与人的生命力的对抗,构成了这部中篇小说的基本冲突。
从伦理关系上看,王菊豆是杨天青叔叔的妻子,也就是杨天青的婶子,她只有安安分分地做杨金山的妻子、做杨天青的婶子,才是一个好人,才合乎道德规范。但是,这种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服从是以对人性的扭曲、对生命力的摧残和压抑为代价的。因为王菊豆是位20 岁出头、青春年少、生命力旺盛的女人,而杨金山已经50 多岁,衰老不堪,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肉体上,都不能满足王菊豆的需要。
从尊重人性的立场上看,王菊豆与杨天青结合才是和谐的、美的,因为他们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能产生共鸣,达到互相愉悦、互相理解。但这种结合却又必然以背叛传统伦理道德为代价。作品正是通过这种微妙的人物关系的设置,把伦理与人性的冲突尖锐化而且明朗化,确实非常高明。
小说的情节发展就是由这种冲突决定的,因为情节发展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人性战胜伦理→伦理战胜人性”的过程。从杨天青在迎亲那天爱上王菊豆,到六年之后的春天他们在玉米地里完成那神圣而又快乐的结合,人性战胜了伦理思想的束缚,取得了胜利。而从杨天青与菊豆生下的孩子成了天青的弟弟、两个人的偷欢变得颤颤惊惊,到杨天白不承认天青是他爹、天青的第二个儿子取名“天黄”仍属天字辈,则是人性被伦理制约的过程。
在这种制约下,杨天青和王菊豆承受了过多的精神和肉体的痛苦,衰弱而且苍老了。
小说通过对人性战胜伦理到伦理战胜人性这一过程的描写,为健康的、充满生命力的人性唱了一曲赞歌和悲歌。小说最后让天青成为洪水峪的儿童们崇拜的大英雄,则直接体现了作家本人对健康人性的肯定态度。伦理与人性的冲突不仅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主体,而且是人物内心世界冲突的主体。正是在伦理与人性的冲突中,人物才有那样多的痛苦和忧郁、人物的心灵世界才那样丰富复杂。对于杨天青来说是这样,对于杨金山来说也是这样。天青爱菊豆,这种爱从相见的第一天开始,随着共同生活的开始和那种带有卑鄙意味的窥视的反复,渐渐达到了“纯粹的地步”--像小说描写的那样。但菊豆是他的婶子,他如果要把这种偷偷摸摸、单相思式的爱恋转变为两个人肉体的愉悦和情感的交流,就必须以承担乱伦的罪名为代价。因此他陷于极度的烦恼和痛苦之中。颤颤惊惊,一方面放纵自己一方面压抑自己,人格被严重扭曲。这种冲突在杨金山心中表现得比较复杂,伦理对他的制约不表现为扼杀他的与情欲,而表现为担心断了香火的那种恐惧感。
他违背自己的生理条件去干那些力不从心的事,并非为了获得肉体或情感的快乐,而仅仅是为了传宗接代,为了逃避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禁忌。这也是一种人性的扭曲,因为这种行为违反自然规律,给杨金山带来的是疲惫与痛苦。
根据小说的基本冲突,可以把小说的主题概括为反封建。无论是天青、菊豆,还是杨主金山,都在封建伦理思想的重压下艰难地喘息着。伦理思想的制约使生活变得如此残酷与荒诞--情人成了婶子,父亲成了哥哥。但由于小说描绘的是具体的生活形态,因此其主题又不是单一的,并非“反封建”所能全部概括。比如从杨金山与王菊豆的成婚我们还可以看到封建剥削关系与人身买卖关系的罪恶。50 多岁的杨金山能娶20岁的王菊豆,是因为他是小地主,有二十亩山地。从艺术上看,这篇小说的成功首先在于把人物的心理活动与生活活动结合在一起,作生动、细致的刻画,揭开人物心理最隐密的一层,写出人的潜意识。这突出表现在对杨天青在迎亲的日子里伴随着性觉醒而生的骚动与烦恼的描写及对于他偷看菊豆上厕所的描写。这种描写具有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双重意义。其次是对常人羞于明说的事物作从容、细致的描写,并且运用奇妙的比喻与象征。比如杨天青偷看到的厕所里的景像,菊豆的身子,二人的野合,土方法避孕,杨金山烧坏的老脸,二傻子田锅的性变态,等等。这种对粗俗乃至肮脏事物的真实、大胆的描绘,不仅有力冲击着传统的审美心理,而且撕去了人生的某些虚伪面纱,使人正视生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