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邳州市官湖镇授贤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生活的一支冯氏族人在当地的声望非常之高。
根据族谱记载,授贤冯氏的祖先是在明初从山东青州而来,而且是官宦人家。冯思孝就是授贤冯氏的一世祖,当年他来徐州就是为了治理沂水,一生都在和沂水打交道,在他去世后,当地百姓感念他的恩德,为他建了一个巨大的坟茔。
现在冯家祖坟依然存在,这座高将近3米,直径七八米的大坟茔其实已经比最开始的时候小了很多。但是依然显得很巨大。冯思孝去世后,他4个儿子当中的2个就留在了授贤开枝散叶。
冯姓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七位,人口大约有800多万,冯姓的起源也很多,其中一种说法是源自姬姓,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
授贤冯氏的堂号为大树堂,这是为了纪念当年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将冯异,冯异又称大树将军,他为刘秀光复汉室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为人高洁,不争名利。冯氏族人为了纪念这位先祖,就以大树为堂号。
授贤冯氏的家族脉络可以说非常清晰,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人口已经遍布苏,鲁,皖三省,形成了一个大家族。
授贤冯氏由于其祖先在邳州治水,因此颇有名望,之前的家族祠堂由于年久失修而破败,为此,他们举全族之力,建设了一座在整个江北地区都难得一见的全木结构的仿古祠堂。
从外观看,这座祠堂似乎有两层,整个祠堂的外部飞檐迭起,屋檐上也有飞禽走兽,这其实是古代建筑的一种建筑方式,整个祠堂其实只有一层。
拾级而上,抬头看去,在屋檐下是层层叠叠的斗拱,现在已经很难在建筑上看到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斗拱,而这座祠堂的整个上层建筑完全是由这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斗拱来实现支撑。
整个建筑完全是木质结构,利用古代建筑技术进行建造,另外使用了少量的石材。完全没有钢筋水泥,祠堂共有32根木质立柱进行支撑,而且这些柱子还使用了独有的建设技术。空气可以在里面循环,防虫防潮。
授贤冯氏的这座祠堂真的可以说是目前为止徐州唯一的一座全木质仿古祠堂。可以说给后代留下了一份大礼。而冯家的祖先也给现在的冯家人留下了一份礼物,这份礼物是一副古画。这份画作是康熙年间的作品,距今已经有355年的历史。画的名字很独特,叫做冶园图。
这份冶园图是一副山水画,它是在康熙元年,既1662年由朝廷赐给冯家的。
主要是为了表彰冯家历代治理沂水的功绩,画面的内容正是授贤冯氏的先祖的祖籍。冶园也就是青州临朐县的冶园镇这幅画是由当时的宫廷画家张翠雉所作,也是其唯一流传下来的作品。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幅画作其实长达11米,除了画作外,上面还有历代邳州地方官员,文化名人共19人在画作后题写诗词17首,其中部分内容可以说是首次出现。这幅画作历经355年的岁月,被冯家人代代相传,险些被毁,是当时冯家的一位妇女把它保护了下来。
对于冯家人来说,这件画作不仅仅是一副传家宝,而且明确无误地告诉后代,自己的根在哪里,与其他文物相比,它对于家族传承的意义更加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