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20个中华姓氏冷知识1、中国有23813个姓氏,目前在用姓氏共计6150个。2、“百家姓”收录了568个姓,,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涵盖的人口占全国户籍人口总量的近85%。3、王姓的人最多,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其次是李、张、刘、陈。4、笔画最少的姓为“一”,由乙姓衍化而来。5、笔画最多的姓有30笔,即“爨”,读作cuàn。6、字数最多的姓是藏族十字姓“伙尔川扎木苏他尔只多”。7、“柴米油盐酱醋茶”、“红绿赤橙青蓝紫”分别都是姓。8、2018年,有110万人同时使用父姓和母姓。9、台湾姓陈、林的人最多,其次是黄、张、李、王、吴、刘、蔡、杨。10、死、尿、操、毒、宰父、是、党、胖、别、粘、羊舌、母、仇、黑、苟、牛、吴、老、贾、提、宫、史、朱、李,被网友评为最难起名姓氏。11、十二生肖作为姓氏依然存在,但已经很罕见,很多人改姓,猴改候侯,狗改苟,蛇改畲。12、“姓”与“氏”最早是两回事,比如秦始皇...
给孩子起名时你还会按照祖宗传承下来的“字辈”和族谱起名吗?曾经香港著名船王包玉刚先生回大陆访问,他故乡的人经过认真查证,.正式通知包玉刚,他是历史上铁面无私的“‘青天大老爷”包拯(包公)的后代,这个消息使包先生大一喜过望。调查的依据就是字辈和族谱。现在,许多旅居海外的侨胞及台湾、港澳同胞也常常利用字辈回故乡寻根,寻找亲人。在故乡,他只要一报出自己的姓名,人们立即就可以明确他的辈分,能很快找到他的本家亲戚,谁是长者,谁是平辈,·谁是晚辈,即使从未谋面,也绝不会弄错。的确,这可以说是字辈名的一项历史“功绩”。众所周知,历史上汉民族起名是非常讲究排行字辈的,上到皇族,下到庶民百姓,甚至和尚道十,都喜欢用字辈起名。先秦时期,人们就开始以伯、仲、叔、季来表示长幼次序。汉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元、长、次、幼、稚、少等字表示次序。但这些字一般只是表示同辈的长幼.不表示辈分。大约从北宋开始。兴起了一股按字辈起名的风气,凡是同宗同辈,均用一个固定的字或一个固定的偏旁...
开学第一天这些新生名字又成“爆款”了!美好的暑假已经过去,迎来了又一年度的开学季,每到开学季往往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可以愉快地和新同学玩耍了,忧的是不知道这一次的新班级是否会存在同名的尴尬。借此我们就来聊聊当前重名率最高的名字,看看你是否被命中了。随着各个学校陆续开学,很多关于开学的话题展开了,据悉湖南某高校,新生中一共有67个重名的同学,其中有5位叫“王亮”,叫“星宇”的同学居然有12位,其次叫李豪、李浩也很多。其他学校叫张杰、李响、刘涛的非常多,对于这些重名的同学而言,有缘分,也有尬尴。中国姓氏排行前五的是“王”、“李”、“张”、“陈”、“刘”,所以像这种大姓的族群是最容易重名的,也是最难起名的,因此大姓的父母在起名的时候,要避开“烂大街”的字眼。如在2018年新生儿姓名户籍登记表中,使用最多的50个字:梓、宇、子、涵、泽、雨、佳、浩、欣、轩嘉、思、睿、晨、文、博、一、俊、宸、妍怡、铭、诗、辰、语、熙、奕、然、诺、彤萱、皓、...
我们家为什么姓操,都是因为他!说起姓氏,恐怕中国可以称的上世界上姓氏最多的一个国家,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单单《百家姓》记载的姓氏就多达数百多种,但是在《百家姓》中,中国很多的稀少姓氏并没有记载在内。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十分稀有的姓氏,此姓氏可以称的上是最难起名字的一个姓氏,它究竟是怎么呢?操,这个姓氏是在中国姓氏中是十分罕见的,关于操姓的起源,历史上存在着许多的说法,其中说服力最强也是最可信的一种说法是,操姓源于东汉末年的曹姓,更准确的说操姓应该是曹操的后代。据说在司马昭建立西晋后,为了巩固政权,就开始大量的曹操子孙,曹操的后代为了躲避司马昭的追杀,从中原一路逃到当今的江西省波阳县。曹操的后代怕自己的身份暴露,所以纷纷改名换姓,改姓操,所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操、曹不能通婚的习俗,因为两者本是一家人。由于操这个字在汉语中的含义不雅,起名字实在是太困难,起什么名字都不好听,所以在之后的数百年里,操姓的后代有很多都已经改回了原...
揭秘:你名字中的字辈是怎么来的?古代规定字辈不对者不能入族谱字辈---是中国人姓名全称中其中一个用以代表本系家族辈份的字,有的在三字的中间,有的则在末尾,以位于中间的比较常见些,各家族大都取一些诗歌或对联的汉字为家谱字辈来进行排位。古代辈分排字,无非就是就是家族制定,上级恩赐(多是皇帝恩赐大姓),例如: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孔府还为此专门颁布了《孔氏行辈告示》:“立行辈所以分尊卑,定表字所以别长幼。迩来我族人满数万丁,居连数百里。岂唯目不能偏识,而且耳不能遍闻。若无行辈则昭穆易紊,无表字则称谓不论。在前业经奉旨更定。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后开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作为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形式之一的字辈谱,像一条长长的生命之链,将同...
家谱中的字辈有何意义?字辈,也称行辈、行弟、班辈、派语等。“家族中同辈人为了体现家族的血缘关系,通常起名称需要找一个共同用的字,不同辈分的共同用字排列起来就形成了这个家族用以明晰世系次弟的字辈”。“是一个血缘家族的记忆链,可以把家族的繁衍系统记忆几百年、几千年”。字辈的目的是为了家族内部分长幼高下,理顺世系次弟。字辈的产生不是与家谱同时产生的,在汉代有了一些苗头,出现了一些名家用字上反映出同辈关系的共同用字。隋唐时期在某些家族已出现了同辈人在取名时使用共同用字的现象。据徐建华研究,真正意义的字辈,是从宋代开始。宋代,家谱已经从皇室殿堂走进了民间千家万户,十分盛行,几乎家家户户有家谱。在阶级社会,字辈也同家谱一样,首先是皇室提倡,而后推广到民间。由于孔子的思想理论的影响,受到王室帝王的重视和封爵,所以,孔子家谱中的字辈是皇帝赐的。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三年,因孔子五十八代嫡孙孔公鉴袭封衍圣公时,朱元璋赐孔氏8个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