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至这一天是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就会向南移动,白昼慢慢变短。夏至一直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民间一直有夏至拜神祭祖的习俗,夏至过后,人们还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
古时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也是很多地方的传统习俗,刚好这个世界新麦已经上市,所以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中国不同地区,饮食习惯不一样,在中国西北地区如陕西,夏至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而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验肥瘦。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祭祖后食用或赠送亲友。在某些地区,夏至多有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家吃饭的习俗。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俗话说吃了苋菜,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里就有力气,也有的到外婆家吃腌腊肉,说是吃了就不会疰夏。
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各家面馆人气兴旺,无论是四川凉面、担担面、红烧肉面还是炸酱面都很畅销。浙江绍兴地区的人们习惯吃蒲丝饼,他们还有在这天祭祖的习俗。无锡人在夏至这天,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山东则是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黄县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岭南地区的人非常喜欢在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热,吃完之后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