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李氏宗谱》记载其祖先是成吉思汗在江阴,居住着这么一群李姓族人:他们大都拥有着标志性的方脸和大鼻子,从一世祖算起,他们生活于此已700多年。据《江阴李氏宗谱》记载:其祖先竟来自北方大草原,是成吉思汗的后人。1、溯源;先世显赫有功于元民国十年缪荃孙主修的《江阴县续志》之氏族:“李氏,色目人。始祖嘉那,諡桓烈,元至元中官统军元帅。孙李八撒儿佩虎符,镇江阴,遂以李为姓,家江阴。”李氏宗谱记载,先祖嘉那是辅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原的行军元帅,曾迎娶元世祖忽必烈的姑姑,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女儿月姬为妻。至元初南宋亡,其子沾柯袭元帅受朝廷封派,镇守镇江路再调江阴路,其孙八撒又袭父荫镇守江阴路,自此世代在江阴繁衍生息。蒙古族在以前其实很少有正式的姓,嘉那的后裔为何会姓李呢?原来,嘉那也叫李嘉那,李是嘉那的汉姓。在唐朝以前其实姓李的人不多,后来大唐建国,李氏宗室希望将李姓变成大姓,遂开始了广泛的赐姓。而当时嘉那的祖先西域火尔赤奉命使唐,唐皇赐李...
族谱网带您了解,中华谭氏古代历史名人详考(十六)【谭景清】号八郎字雪岩。湖南涟源地区谭氏入湘始祖。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正月十一日卯时。妻吴氏生七子;谭仲高、谭仲经、谭仲瑚、谭仲和、谭仲春、谭仲华、谭仲沅。【谭资荣】弟资用,元史“谭资荣传”记载;资荣字茂卿,河北兴德怀来人,敦厚寡言,颇知读书仕金为县令,岁己卯河朔归版图,资荣率众款附主帅,稔闻其名即授元帅左都监,后从征以功升行元帅府事授金虎符,复以其弟资用代充元帅左监军,岁壬辰资荣从攻汴梁有功,既而举资用自代,退而耕田谭资荣生二子;谭澄、谭三阜。【谭澄】元代河北怀来人。字彦清。父谭资荣,袭父职为交城令。时年十九,有惠政。世祖即位,任怀孟路总管。岁旱,令民凿塘渠,引泌水以溉田,遂为水利。西南夷罗罗斯内附帝,以澄文武兼资,可使镇抚新国,以为副都元帅,(左丞相列)。同知宣慰使司事。以疾卒。元史谭澄传记载;澄字彦清,兴德怀来人,父资荣行元帅府事,移病举弟资用自代,资用卒澄袭职为...
今天,我们一起去拜访,广东越秀区赵宗祠广东赵氏族谱版本虽多,所记载的先人均追溯到赵匡胤、赵匡义、赵匡美三兄弟;而早在公元前204年秦军副帅赵佗就在广州建立了南越国宗祠自述“百家姓”编于宋朝,皇帝的姓氏是国姓,当然放在第一。“百家姓”的第一句:赵钱孙李,“赵”指“权”,“钱”指“金钱”。世间万事权和钱的问题是首要问题。广东赵氏族谱版本虽多,所记载的先人均一致追溯到赵匡胤、赵匡义、赵匡美三兄弟。据考证,赵氏入粤源流有三派,而我所在的增城市中新镇高车村之本地赵氏,是三派之一的魏王派。高车村是赵姓单姓村,现有村民600多人,分为本地赵和客家赵两支,本地赵约占三分之二。本村人称客家赵为“二房”(太宗为二子),本地赵为“三房”(魏王为三子),彼此关系融洽。我始建于清,后有维修。坐西朝东,五间三进,总面阔17.5米,总进深31.9米,建筑占地558.25平方米。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绿灰筒瓦。青砖、土坯砖砌墙(俗称“金包银”),...
白云区的萝岗钟氏是宋朝先锋将领钟轼的后裔在广州白云区的萝岗一带,有不少钟姓人家,这些人世代在这里生活了一千多年,据他们的族谱记载,他们的始祖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派往岭南的先锋将领钟轼,说起这个钟轼,萝岗钟姓人家可是自豪得不得了。(萝岗二世祖钟玉岩(1155-1225),名启初,字圣德,号玉岩,为钟遂和之子,钟轼之五世孙。)那是在五代时候,中原政权更替频繁,整个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广东地区也由刘姓南汉国皇帝割据,自成地方帝国。后来宋太祖赵匡胤设计,通过陈桥兵变,夺得后周政权,并逐步统一了北方,可是还有一些偏远的地方还有一些政权没有归附,南汉国也是其中之一,到了宋孝宗宣宝年间,为了征服南汉国,皇帝派潘仁美率军前来岭南,潘仁美有一个女婿叫钟轼,很有些文滔武略,潘仁美向皇帝推荐,派钟轼做了征南先锋。钟轼得令之后,带领五千先锋兵,一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浩浩荡荡,直奔岭南杀来。潘仁美是北宋王朝派往岭南的统帅,钟轼是他的女婿,同时又是...
族谱网为您讲述,中华杨氏湖北地区辈分详考湖北一支杨氏字辈:“志正明芳,学修德昌,先仁世泽;湖北通城县杨氏字辈:“新汉立法,诗书作则,祖得永;湖北通城关西堂杨氏字辈:“铭庙家训招,中直贻方远;湖北武汉汉阳(四知堂)杨氏字辈:“元辅纯中道,鼎;湖北武汉市蔡甸区杨氏字辈:“大成易善体,帅士志如;湖北一支杨氏字辈:“文明开克显,福贵寿远长”;湖北十堰梅铺杨氏字辈(自16世起):“庆守祖宗业;湖北十堰西寺杨湖北一支杨氏字辈:“志正明芳,学修德昌,先仁世泽,道大华光,家珍国宝,长发齐强,清谦锐典,文明高尚”。湖北通城县杨氏字辈:“新汉立法,诗书作则,祖得永敦,宗功悠克,孝友传家,贤良定国,诚正先修,齐治后业,金玉宝真,灵端来格,道学耀南,万载遗译”。湖北通城关西堂杨氏字辈:“铭庙家训招,中直贻方远”。湖北武汉汉阳(四知堂)杨氏字辈:“元辅纯中道,鼎望振英才,茂治勤康济,贤良启万邦”。湖北武汉市蔡甸区杨氏字辈:“大成易善体,帅士志如堂,元浦纯...
1941年斯摩棱斯克战役战前形势怎样?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斯摩棱斯克战役(1941)苏德战争期间,德苏两国军队于1941年7月10日—9月10日在斯摩棱斯克地域实施的攻防战役。德国军队继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之后,企图以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为F.von博克元帅)围歼苏联红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夺取西德维纳河与第聂伯河之间地带,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门户。其参战兵力为60个师又1个旅及1个航空队。苏联红军西方向部队(陆续投入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苏联中央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总司令为苏联元帅S.K.铁木辛哥)奉命固守斯摩棱斯克地域,阻止德国军队向莫斯科突进。7月10日,德国军队从波洛茨克、维捷布斯克、罗加乔夫一线发起进攻,以第3和第2装甲集群主力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实施钳形攻势,以部分兵力向大卢基方向和罗斯拉夫尔方向实施辅助突击,第9和第2集团军随后跟进。13日,苏联红军一部向德国军队实施反突击,收复罗加乔夫和日洛宾两市。14日,苏联红军在奥尔沙附近的反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