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族谱网
登录/注册
置顶
首页 >专栏首页 >历史综合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 导读:

《孟子》三章是《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 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这三章节选的是《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的《公孙丑下》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滕文公下》中的《富贵不能淫》,《告子下》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有利的作战天气,比不上有利的作战地理形势;有利的作战地理形势,又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可是不能取胜,原因在于有有利的作战天气时令,却没有有利的作战地理形势。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凭借险要的山河,威慑天下不能凭借锐利的武器。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原文: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妇女遵循的规则。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通过这种途径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
热点动态
孟子
内容《孟子》一书为语录体,以答问方式展开,主要论证方法为驳论。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据《史记》记载,《孟子》一书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篇名取自各章开头的几个字,没有特别的含意。东汉赵岐在《孟子章句》中,又将每一篇分为上下两卷,全书共七篇十四卷。风格特色《孟子》文气雄健,气势磅礡,词锋犀利,如决江河而下,浩浩荡荡,笔锋所至,万物披靡。感情洋溢,爱憎分明,波澜曲折壮阔,词采华瞻,有时宽厚弘博,有时轻松幽默,
1456次浏览查看阅读>>
孟子的故事:人之初,性本善的故事
孟子的故事:人之初,性本善的故事,孟子小时候有着“优秀”的童年教育。他的妈妈懂得胎教:“我怀着孟子的时候哇,席
1256次浏览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解密:“亚圣”孟子为什么瞧不起齐国相国管仲?
解密:“亚圣”孟子为什么瞧不起齐国相国管仲?
解密:“亚圣”孟子为什么瞧不起齐国相国管仲?,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荀子与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是怎样的争锋相对
荀子与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是怎样的争锋相对
荀子与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是怎样的争锋相对,说到如家代表人物,首先想到的是孔子,再就是孟子和荀子了,那么孟子和荀子他们的
孔子孟子能得到君王的礼待,为何得不到重用?
孔子孟子能得到君王的礼待,为何得不到重用?
孔子孟子能得到君王的礼待,为何得不到重用?,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孔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孔子和
孟子舌战淳于髡是怎么回事?结果如何
孟子舌战淳于髡是怎么回事?结果如何
孟子舌战淳于髡是怎么回事?结果如何,战国时期的儒学大师孟子,曾经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希望诸侯王能够采用自己的主
相关专栏
·
重阳古诗词
·
健身气功八段锦起源于
·
小满的寓意和象征
·
骆姓女孩名字大全
·
清明果的草
·
酸梅汤制作方法与材料
·
中国古代祭祀礼仪
·
姚姓起名字大全男孩
·
古代名厨
·
金匮要略
·
古代历史人物
·
清明草粑粑,清明节,青团
·
下元节禁忌
·
宋代五大名窑
·
官姓的由来和历史
·
嫦娥古诗李商隐
·
炎帝是什么氏
·
刘彻死后谁继承皇位
·
祭拜的意思
·
饶姓的来源
·
邬姓的来源
·
欧阳氏
·
连姓男孩取名字大全
·
北京兔爷
官方小程序
官方公众号
Copyright2022zupu.cn  浙ICP备18024415号
关于族谱
族谱网是宁波族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定位打造人类族谱大数据,记录百姓家族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老百姓的档案馆)。 目前公司已经推出族谱网、族谱APP、族谱软件、祭拜网等产品,分别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及著作权,汇集超过十万册族谱及上千万页家族档案资料,是一家专业查谱修谱平台,同时也是基于族谱大数据的网上祭拜平台。公司将通过云计算存储族谱、家庭谱,VR / AR技术建设网上陵园、宗祠,区块链打造遗嘱及生前契约,大数据寻根等服务。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