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置顶

边氏起源

( 边氏百科 )

  • 姓氏边〔 邊 〕
    拼音biān
    人口约 44 万〔 常见姓氏 〕
    排名241 位。
    位于丛姓之后,瞿姓之前。
    扫一扫手机查看

    边姓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412018年2014年
    2013年2272007年2006年234
    1995年2291987年2001982年239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313

    边姓起源

    边姓主要源自:子姓。

    边姓起源一

    商朝有诸侯国边国(位于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边国国君有伯爵的封号,所以又称为边伯,其后以边为氏。至周王朝时,有大夫亦名边伯。

    边姓起源二

    出自子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朝时,宋平公之子御戎,字子边,其后世子孙便以边为姓,成为边姓一支。

    边姓起源三

    出自满族老姓汉化。改为边姓的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额尔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边氏(朝鲜族、汉族)等。

    边姓起源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乃蛮部领地巴亦答剌黑别勒赤儿,属于以地名汉化为氏。

    边姓起源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之子孛尔只斤·忽哥赤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蒙古族巴亦拉葛赤氏,源出蒙古黄金家族,是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之子孛尔只斤·忽哥赤的后裔。

    边姓起源六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博尔济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博尔济氏,源于元太祖“黄金家族”孛尔只斤·铁木真的后裔,世居东城(今黑龙江勃力)。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gi Hala。蒙古族、满族博尔济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边氏、季氏、李氏等。

    边姓起源七

    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达斡尔族阿拉边前氏,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广大地区),是为新满洲姓氏之一。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abiancian Hala。清朝晚期以后,达斡尔族、满族阿拉边前氏多冠汉姓为边氏。

    边姓分布

    有边姓聚集村落大约有人数2万左右; 从中原迁徙来大约有近千年先祖边肃公。

    边肃是诸暨边村边氏宗族的先祖。1920年编写的《暨阳同山边氏宗谱》辑有宋代魏了翁撰写的《边氏宗谱叙》,此文叙述了诸暨边村边氏始祖谨公(字慎夫,号敬齐)与边肃的源渊关系。文中记载:

    谨公为承奉郎,由温迁暨宅傍同山,虑遗绪之失传也,遂征寻经理往牒,详布糸图,以示将来。固知肃公有三子。伯子石隐,不仕,名位无稽。仲子守公,西川郡佐,大展其才。令子纪昌遂占其籍。四世之后有经公转抵河南,三嗣纷然星散不能缕述再传。而应隆公起以节度显职扈跸至杭命巡海得道温之松门里,择而居之而锺毓谨公焉,此乃缔暨嫡属之祥也。

    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江西)人,官至端明殿学士,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边氏宗谱叙》是魏了翁于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撰写的,应是边村边氏溯源的一份重要史料。

    元代脱脱撰的《宋史》,在卷301列传第六十中找到了《边肃传》,全文如下 :

    边肃,字安国,应天府楚丘人。进士及第,除大理评事、知于潜县,累迁太常博士。三司使魏羽荐为户部判官,祀南郊,超荐尚书度支员外郎。帝以三司钩取无法,至道初,置行帐司,以会财用之数,命肃主之。帐成,迁工部郎中。

    真宗幸大名府,命肃经度行在粮草。改判开拆司,出知曹州,徙邢州。会契丹大入,先是地屡震,城堞摧圮,无守备,帝在澶州,密诏肃:“若州不可守,听便宜南保他城。”肃匿诏不发,督丁壮乘城而辟诸门,悉所部兵阵以代之。

    子调,终尚书兵部员外郎、福建路转运使。

    边姓名人明星


    • 边江

    • 边潇潇

    • 边程

    边姓郡望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刘彻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金城郡:西汉朝始元六年(庚子,公元前81年)置金城郡,治所在允吾(今甘肃永靖),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兰州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地区。隋朝大业及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兰州为金城郡。

    陇西郡: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西汉朝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东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礼县北部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北魏时期辖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附近一带。

    边姓堂号

    陈留堂:以望立堂。

    金城堂:以望立堂。

    陇西堂:以望立堂。

    腹笥堂:后汉边韶,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有几百学生。边韶有一次白天睡着了,学生私下嘲笑他说:“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边韶答:“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思经事,寐与周公同梦,静与孔子同志,师而可嘲,出何典籍?”后来边孝先官做到尚书令。

    边姓姓氏源流

    一、(邊)biā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阜平,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布尔津,河南之卢氏,湖北之监利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鲜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子姓。宋公子城之后,以字子边。”

    2、“或言宋平公子御戍字子边,以王父字为氏。孙邛,为司徒。”《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陈留风俗传》谓:“宋平公公子戍(《姓氏词典》引作‘春秋宋平公公子戍……’)字子边,其后为边氏。”

    3、“又,周大夫有边伯。”《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元和姓纂》亦云:“实则商有边氏。周大夫边伯,其后也。”此似以国为氏。

    4、清代高丽族姓氏。世居易州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有载。

    5、或为满族之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所收。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边姓历史名人

    边姓古代名人

    边韶东汉,学者,擅长文学。

    边让东汉,官员、文学家,曾任九江太守。

    边镐五代,南唐将领,官至武安军节度使。

    边肃宋朝,将领,曾任泰宁军节度副使。

    边贡明朝,官员,弘治年间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

    边宝泉清朝,官员,同治年间进士,官至闽浙总督,于台湾抗日颇多建树。卒任,追太子少保。

    边鸾唐朝,画家,长安人。他擅长画花鸟及折枝草木,用笔轻利,设色鲜明。

    边鲁元代,书画家。字至愚,号鲁生,宣城(今安徽省宣城)人。官南台宣使。工古文奇字,善墨戏花鸟,名重江湖间。著有《书史会要》、《画史会要》、《春草斋集》、《梧溪集》等。

    边复初明朝,洪武壬子(1372)正月初八,直隶莫(河北任丘)明永乐年从军,以武功起家,授昭信校尉,世袭百户,赐田三百亩,赠子永奉政大夫户部郎中,赠孙镛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卒于【明】天顺辛巳(1461)正月二十八,寿九十。

    边永(约1409-1484),字仕远,号朴庵,任丘人。其父边复初以武功起家,因不为人所重,至死耿耿于怀,嘱其儿孙要发奋读书。边永遵从父训,立志读书取仕,终在明英宗正统十年(1444)中进士,被授外交官。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边永奉命出使安南。安南国君想在阶上拜接国书,边永斥责他不读书不知礼。事后安南国君送黄金给边永,他拒绝了。为此安南人修筑“却金馆”纪念边永的清廉。景泰三年(1452)又奉命出使占城,该地人素称狡诈。边永到了那里,待之以诚,接之以礼,并晓以利害祸福,使该地君臣心悦诚服。景泰五年(1454)哈密贡使离京,边永奉命陪送,一切严加管束,对贡使供应周到,没有任何侵扰。哈密贡使深受感动,对甘肃地方官说:“我到京师进贡十三次,从没见过边公这样的陪送官员。”边永秉承父训,十分注意家庭教育,子孙多有中进士者。据“进士名录”统计,从明正统十年边永中进士起,到清同治10年边瀹慈中进士止,全国边姓中进士者共42人,而任丘籍边姓家族中进士者就达29人,占全国边姓的三分之二强。

    边镛明朝,字克振,宣德巳酉年,任丘人,明景泰癸卯年举人,成化初身言书判,科简为河南道监察御史,擢南京大理寺少卿,召为右通政掌武臣,洪治辛酉年卒寿七十三。

    边宗明朝,(三门)字汝嘉,镛长子。明洪治壬子年举人,乙未年会魁授刑部主事,改吏部文选司主事。

    边寅明朝,成化戌子年,镛次子。南京粮储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进阶通议大夫。嘉靖癸卯年卒,寿六十七。

    边宪明朝,字汝成,号桂厳,天顺甲申年,镛三子。明成化癸卯年举人甲辰进士,边永孙,边镛子。授山东青州府推官洪治癸丑年擢湖广监察御史巡按,嘉靖甲申卒,寿六十一。

    边寭明朝,自汝明,号东阜,成化丁酉年,镛四子。明洪治戌午年举人,正德辛未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癸丑年卒,寿七十七。

    边宁明朝,字汝靖,号东坞。成化丁酉年,镛五子。明洪治甲子亚魁,授户部司务改礼部司务。。。嘉靖壬辰年卒,年五十六。

    边宓字汝周,号莎东,镛六子,大学生。授和州吏目补寿州吏目。

    边景昭明朝,字文进。明代画家,字文进,福建省沙县人,一作陇西(今甘肃省)人。永乐年间召至京,以绘事供奉内廷,授武英殿待诏,与蒋子成、赵廉被称为“禁中三绝”。

    边连宝清代约1729年前后在世,字肇畛(一作赵珍),号随园,直隶任邱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世宗雍正中前后在世,年七十四岁。著有《随园集》、《古文病余草》、《续草》、《长语》、《清史列传》等,并传于世。

    边楚善明朝,福建沙县人,文进次子。学父法。亦善花果翎毛,工致可爱。《闽画记》

    边寿民清代,著名画家。初名维祺,字颐公,又字渐僧、墨仙,号苇间居士。江苏淮安秀才。代表作有:《碧梧双峙图》、《老圃秋容图》、《寒江秋思图》、《寒芦落雁图》、《芦丛栖息图》、《沙洲雁影图》、《潇汀南雁图》等。

    边姓近代名人

    边尔旺1863年生,1944年3月17日卒,字化之,山西五台边家庄人。四十岁开始,致力于整修五台县边家庄到盂县阎家庄的山路,历二年把崎岖小路修成坦途。此后又被推为董事,组织人马修筑了10公里长的下山驮炭道(牲畜运煤盘山路)。此后又连续修筑山底村至百家庄的上山路、狐峪沟路、金山村至代县的小岭路。此后阎锡山请他到太原督军公署监修南北汽车道,并监修北井沟大桥、石岭关山洞、葫芦河石桥,继而又请他修筑北同蒲360米段家岭隧道,取名尔旺洞,被授予铜叶双穗奖章。去世后,建塔于太原风峪沟泰山龙泉寺,并在边家庄祖坟立墓碑纪念。(据五台县志)

    按姓氏首字母选择:
    | 边氏族谱地区分布更多>>
    | 边氏百科更多>>
    关于炎黄边氏网
    炎黄边氏网(bian.zupu.cn)是族谱网旗下姓氏网站,这里汇集边氏新闻,边氏话题,边氏名人,边氏源流,边氏文化,边氏企业,边氏族谱,边氏寻根等内容,汇聚各地边氏宗亲联谊会,打造权威的边氏宗亲网站。
    炎黄边氏网以弘扬边氏文化,传承边氏文明,促进边氏宗亲和谐为宗旨,是目前国内涵盖丰富边氏资讯的姓氏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的、公益性的边氏文化交流平台。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百家姓百科
    热门姓氏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下载族谱APP
    置顶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