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3
莱州市驿道镇初家村,位于莱州市区东25公里,属经济薄弱的山区村庄。初家村交通便利,村西侧省级公路—朱诸路贯穿南北,与秀丽的崮山美女峰遥相呼应,村内茅草房、石砌墙、石板古巷等百年传统古村落风貌犹存。该村四面环山,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山水资源丰富。近年来,初家村依托自然生态优美、历史底蕴深厚的独特禀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叫响“胶东老山村、修养初发地”品牌。依托丰富的农、牧业生产资源,建设“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品农家乐”为主题的农业观光体验型乡村旅游;依托浓郁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建设被服厂、地下医院等红色教育基地,弘扬胶东红色文化。依托当地丰富的传统风味食品、土特产品,拉长乡村旅游的商品产业链,增加当地群众共收入。初家村位于莱州市驿道镇。自莱州市区出发沿莱海路向东25公里,在驿道镇政府驻地十字路口沿朱诸路向南4公里,村西崮山秀女峰,村东姑嫂塔,村北国家级公益......
初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五百位以后,在台湾省却名列第二百八十六位,以南郡、西郸郡为郡望。初氏一族在胶东半岛的聚居地较多,如莱阳团旺、蓬莱初旺、费东等地。根据初姓族谱记载,芝罘岛是胶东初姓的祖居地,因此在烟台市区范围内也有不少初姓人,如福山、芝罘、莱山、牟平等,都有若干初姓村庄。其中,在福山区的永福园村,还有一座从老辈保留下来的古祠堂,在初姓人当中比较有名。下面的图片就带大家去看看这座古祠堂,同时简要介绍胶东初姓的历史渊源。前几天烟台刚下过一场雪,我们探访时,屋檐和地面上的雪还没有融化,与祠堂门前的红对联相映衬,很有历史底蕴感。永福园村过去位于福山县城的东北郊,如今则位于永达街以南,夹河以东的区域。祠堂的正门上写的是“杏山世业,渤海家声”。这两句描述的是初姓迁到胶东之前的居住地。根据族谱记载,初姓源自楚国芈姓,历史上长期居住在楚地(湖北江陵),到了唐...
永福园初氏家庙,坐落于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永福园村,始建于清朝乾隆四十四年(1779),距今已有240余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古老的初氏家庙。已成为胶东乃至全国初姓寻根问祖的心灵驿站。家庙中最足珍贵的遗存是,砌嵌入北大庭西墙壁的《初氏家庙(碑)序》。碑文由于年代久远,多处字迹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识,加之为繁体无句读dou的古文体,因而会对今人的解读产生误读或歧议。为此,本人不揣浅陋,尝试为之校补译注。诚望初氏宗亲饱学之士批正!一,原文,考家庙之制,自天子以至卿大夫莫不有焉,士庶人则祭于寝。凡欲祖宗得所凭依,子孙有以敬承耳。维我初氏昉自荆楚,古世三迁,兴业芝罘。由孝廉任江淮等处行尚书省左右都司事者--我才老祖也。厥jue后服仕服官,屡受皇封,节妇、义妇并载县乘sheng。由此观之,亦何可无庙安吾先人之灵也哉?况历十世,更迁于永福园者,至今十余世,繁衍愈盛矣。(幸)家谱有(存)木本水源,固促快......
芝罘岛初氏家族是楚国国君后裔初慧安一脉。据初慧安于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年立茔于烟台芝罘岛西陀碑文记载:根据五音属羽,考证初姓传宗,初姓祖先为荆楚部族,世代承袭周国分封的楚国君位,传位到八世时,老祖为了追求清净,抛弃富贵,奇迹般的获得长寿,平安隐居湖南衡山南部一带,从周朝时期楚国楚武王即位(公元前741年)开始经历30世,晋朝(265-420)时迁往湖北江陵(现在的荆州市),经历21世,唐(618)初再迁辽宁锦州市杏山,历15世,五代后梁时期(907-923),因北方战乱,唯有山东东部安宁,初慧安于911年左右,自辽西锦州杏山迁到山东烟台芝罘岛,后唐同光二年(924)年立茔于烟台芝罘岛西陀(属于现在的西口村)。元代碑文记载:宋代初姓就有迁往省外、府外,到金朝(金天会九年即1131年)设立福山县时,分社各宗,共计十七世茔,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在芝罘岛西陀有二十一世茔,因“冢墓累......
...
...
...
...
...
...
...
...
熊叔堪、叱干·初古拔、初暐(祁暐)。熊叔堪:楚国国君为芈姓,以熊为氏。据史籍《世本八种》记载,“熊乃初氏”。南北朝时期何承天的《姓苑》记载:初氏,望出南郡。初氏早已有之,初氏碑文也提到“上先荆出楚”。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第十》中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於楚蛮,封......
由于我国古代历次兵荒马乱,导致绳氏族人为躲避战乱、饥荒、瘟疫,在全国各地迁徙。绳氏族人在全国各地人数少,而族谱系别太多的情况。下面为可记载的绳氏族谱。房(县)竹(山)绳氏族谱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竹山县一带,绳姓居民大约有1000多户,约有4、5000千人。邻县竹山县大约还有几百人,与房县同宗同族。辈分排序:启有金永,继大光明家崇德广,万发宗荣全文斯正,传世道仁立学寅朝,凡锡再庭以先奎藻,克武维新。山东菏泽(巨野)、河南兰考一带族谱山东省菏泽巨野县一带、河南省兰考县十数村庄,绳姓居民大概1500多户,约有6、7000千人。与江苏沛县龙固集、江苏铜山县绳庄同辈分。辈分排序:锡钦献召瑞,庆光耀体鸿希克承继俊,允协际显同君明荣长在,国昌云祥龙河南淅川九重一带族谱(附碑文)河南省邓州市淅川九重一带有绳姓居民8、9000人;另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区绳姓居民约60户300多人与河南邓州淅川同族谱。河南淅川现保......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⑴.满族绰克秦氏,亦称察克钦氏,满语为CokcinHala,汉义“壤”,为量词,指地块垄沟的多少,属于以地为氏,世居白尔昆(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绰克秦(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额伯尔昆都伦河流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满族、蒙古族绰克秦氏多有冠汉姓为初氏者,世代相传至今。⑵.满族图克坦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徒单氏(秃丹氏),以及金国时期女真的徒单氏部落,以部为氏,满语为TuktanHala,汉义“初始”,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苏完(今吉林双阳河流域)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初氏、都氏、图氏、杜氏、单氏等。...
...
...
...
此一函七卷藏于胶东书院。莱阳初氏始祖世能迁居莱阳东李格庄,五世应章再迁北黄村,应章子升,邑廪生。升长子日芙,号紫裳,邑廪生。日芙次子瑄,字相如,邑廪生。瑄次子元方,字端崖,号峨村,雍正甲辰举人,乾隆丁巳科明通榜,己未科进士,再迁即墨海堤村。元方长子之朴,字怀素,号懋堂,贡生。之朴生两子俱为翰林:彭龄和乔龄,家族声望达到鼎盛。彭龄生二子,次子荣熙,道光壬午科举人。乔龄生二子,次子荣勋,道光辛卯科举人。...
郸城县西周时属厉、陈,战国后期属楚。秦属陈郡苦县和项县。西汉时,境内设置宁平县(治所即今宁平)和宜禄县(治所即今宜路)。三国魏废县后,分属陈郡(国)武平县和谯郡苦县。...
辽宁、山东、黑龙江、台湾、河北地区初氏宗谱。...
著名的方志学家甘鹏云考证,潜江多廉吏,然以清介世其家者,则首推初氏。初进忠发迹于陇亩,连他在内有七代以清廉扬名天下。初进忠在卫辉府当推官时,忠于职守,断案如神又公正廉明,而且嫉恶如仇,甚至批评违法的上司。后来被调任沙县县令,史载他“卒于任,仅足具棺殓,妻子几不能归。”可见他一生持廉至死。显然初家并没有因为初进忠的官职而改变贫穷的现状,反而因为他的逝去而雪上加霜。他的大儿子初灏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后来被破格以荐辟授官职,任清河县主簿,史载他任职期间“冰蘖之操,初终不渝,时人谓之‘孤松傲雪’。”说他的操行有如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继承了父亲廉洁奉公的传统。到第三代开始,初家士子大都走上了科举之路。初珍,博闻强记,曾夺得乡试举人第一。大约因为他是独子的关系,他放弃举业,回家做起了孝子,安贫守道,临财无苟,有“不愧孝廉之誉”。孝廉在明清时期是对举人的尊称,本意就是不愧为受儒家思想熏陶的读书人,孝敬......
...
...
...
...
7.初氏族谱, 7, 1665-1935
6.初氏族谱, 6, 1665-1935
8.初氏族谱, 8, 1665-1935
4.初氏族谱, 4, 1665-1935
1.初氏族谱, 1, 1665-1935
2.初氏族谱, 2, 1665-1935
3.初氏族谱, 3, 1665-1935
5.初氏族谱, 5, 1665-1935
1.初氏通谱, 1, 1860–2013
初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