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李氏宗谱》记载其祖先是成吉思汗在江阴,居住着这么一群李姓族人:他们大都拥有着标志性的方脸和大鼻子,从一世祖算起,他们生活于此已700多年。据《江阴李氏宗谱》记载:其祖先竟来自北方大草原,是成吉思汗的后人。1、溯源;先世显赫有功于元民国十年缪荃孙主修的《江阴县续志》之氏族:“李氏,色目人。始祖嘉那,諡桓烈,元至元中官统军元帅。孙李八撒儿佩虎符,镇江阴,遂以李为姓,家江阴。”李氏宗谱记载,先祖嘉那是辅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原的行军元帅,曾迎娶元世祖忽必烈的姑姑,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女儿月姬为妻。至元初南宋亡,其子沾柯袭元帅受朝廷封派,镇守镇江路再调江阴路,其孙八撒又袭父荫镇守江阴路,自此世代在江阴繁衍生息。蒙古族在以前其实很少有正式的姓,嘉那的后裔为何会姓李呢?原来,嘉那也叫李嘉那,李是嘉那的汉姓。在唐朝以前其实姓李的人不多,后来大唐建国,李氏宗室希望将李姓变成大姓,遂开始了广泛的赐姓。而当时嘉那的祖先西域火尔赤奉命使唐,唐皇赐李...
整理一套湖南赵姓源流,送给在湘赵氏宗亲湖南省文献委员会辑,1949年稿本。载长沙塘赵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添杰,明时迁居长沙省垣赵家坪;湘乡月城赵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庭辉,明洪武间徙居湘乡月城;湘乡华门楼赵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才美,元时迁湘乡天井;邵阳流泽所赵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应舜,明洪武三年(1370)迁居邵阳;常德赵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第,明初迁居常德武陵城西;湘阴沙田坪赵姓氏族源流,其始迁祖维周,明万历二年(1574)宦居湘阴文洲乡。湖南图。[湖南浏阳]赵氏族谱二十二卷(清)赵济祐等纂修,清同治十年(1871)天水堂木活字本。始迁祖德修,南宋时宦居浏西竹园冲,其孙洪嗣分居井头,洪澄长子壬植居浏北泉水庙,次子壬泰分居浏西柏嘉山。是为三支合修谱。上图。湖南社科院(缺卷4~6)。湖南图(同湖南社科院)。寻源姓氏(同湖南社科院)。美国犹他(同湖南社科院)。[湖南浏阳]赵氏族谱二十二卷赵人沾纂修,1922年天水堂木活字本。始迁祖德...
修谱时,“繁体”和翻译过后的“简体”性质和意义还是一样的吗、在家谱续修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改简体为繁体或变繁体为简体的情况。由于汉字的一字多义,同字不同义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在繁简互换时会有很多变化。如果只是简单生硬地互相转换,很容易出现错误。本文归纳整理了一些可用作姓氏的字在繁体简体互换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供大家参考指正:1.范和範:范姓的繁体也是“范”,与简体字同形,而“範”从来就不是姓。2.岳和嶽:山岳可做山嶽。“岳”姓的繁体也是“岳”,不能翻成嶽。3.周和週:◎“周”作姓、朝代时,繁体也为“周”,与简体同形。◎圈子、周围、周到、星期的“周”繁体为“週”。◎周chou(賙),接济。4.于和於:◎于姓的繁体也是“于”,与简体同形。◎于作介词用时,繁体为“於”。◎於(yū)姓,如宋代有於清言,简体和繁体都是“於”。5.余和餘(馀):◎(1)余姓;(2)我,“余将老”;(3)阴历中“四月”的别称;这三处的“余”繁体与简体都是“余”。◎剩余的“余”繁体...
为什么阴阳八卦修谱法是修谱利器族谱网专家在对家族关系的世系图及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的深入研究基础上,受到易经八卦的启示,历尽艰辛,终于成功首创了“阴阳(八卦)修谱法”、“阴阳(八卦)圆形法”、“阴阳关系图”,“阴阳世系图”等一整套核心修谱技术。诚如一位专家所言:八卦是中国文化的哲学根基,以太极八卦的哲学思想构建而成的“阴阳(八卦)修谱法”,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的经典范例。阴阳八卦修谱具有录入简单、直观、无需鼠标等特点,受八卦启示,父、母、兄、弟、姐、妹、儿、女分别位于八方,本人和配偶居中,既符合阴阳八卦的哲学原理,又便于计算机录入和展示。目前公司对以上技术都已取得相应的技术专利和软件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