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族说时令】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有哪些习气风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妇孺皆知的二十四节气歌中,第一个“春”字指代的节气就是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干支纪元,以寅月(正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人们将有“双立春”的农历年视为大吉年份。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秦汉以前,南北各地风俗文化不同,一些
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为什么叫“白露”?白露虽然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之一,但是大众对于白露并不是很了解,那么大家知道白露为什么叫白露吗?白露又有哪些习俗呢?小谱给大家分享一下!24节气白露为什么叫白露在24节气中,白露不显山露水,是一个过渡性的节气。白露之后就是秋分,从夏至冬的寒暑变化即将迎来最关键的转换点。《诗经》有云:“菲葭苍苍,白露为霜。”秋天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积聚在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到草木上,当早晨太阳升起时,便形成一片片闪着光的秋露。原来,古代中国人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思考世界,而五行又和五色相对应,即春天甲乙木色属青,夏天丙丁火色属
今日霜降,你知道霜降节气的由来和习俗吗?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一到意味着气温骤降,要添衣保暖了。那你知道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为什么叫霜降,霜降又是什么含义呢?族谱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霜降由来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而且霜也不会从天而降,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
小雪天文“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当钟面上的十点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礼记》注曰:“阴阳气交而为虹。”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伏;虹非有质而曰藏,亦言其气之下伏耳。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小雪而物咸成,大寒而物毕藏。”《明郎瑛《七修类稿•天地三•气候集解》:“小雪,十月(夏历)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群芳谱》:“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清王士禛《题徐骑省集后》:“寂
小雪|碎碎坠琼芳早睡晚起,闲来焚香,煮雪烹茶,悠游自得。万物有灵,香道物语祝君过个趣味盎然的小雪节气。早睡晚起,闲来焚香,煮雪烹茶,悠游自得。万物有灵,香道物语祝君过个趣味盎然的小雪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