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勰《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中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农书钜著,成书于东魏武定二年(544年)以后,另一说为533年至544之间。书中分成10卷92篇,收录1500年前中国农艺、园艺、造林、蚕桑、畜牧、兽医、配种、酿造、烹饪、储备,以及治荒的方法,书中援引古籍近200种,所引《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等汉晋重要农书现已失传,后人只能从此书了解当时的农业运作。该书自出版后,受历朝重视,传遍海外后亦被常成为研究古物种变化的经典,达尔文研究进化论时,曾参考一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有说此书正是《齐民要术》。“齐民要术
贾元春判词己卯本、杨藏本写作:(卞藏本榴误作描,兕误作儿)其他手抄本则为:曲文“恨无常”灯谜“爆竹”丫鬟抱琴(元、迎、探、惜四姐妹之贴身丫鬟分别名曰抱琴(17回)、司棋、侍书、入画→琴、棋、书、画)。元春的年龄小说第九十五回:稍刻,小太监传谕出来说:“贾娘娘薨逝。”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当时宝玉18岁,元春比宝玉大25岁。王夫人35岁生宝玉,推算下来,要10岁生元春,这是不可能的。
贾姓来源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贾氏出自姬姓。唐叔虞少子公明,康王封之于贾,为贾伯,河东临汾有贾乡,即其地也,为晋所灭,以国为氏。晋公族狐偃之子射姑为晋太师,食邑于贾,亦号贾季。”贾姓形成的两支源头都源自于古代的“贾”地,即现在的山西襄汾县一带,因此有“山西贾氏”一称。一支出于西周姬姓。周康王把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的小儿子公明封于贾地,建立贾国,号贾伯。因唐叔虞为周武王之子,所以贾国为姬姓国。前678年,晋曲沃武公夺取了晋地,唐改称为晋,贾国的领土被吞并。贾亡国后,其后裔子孙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即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贾姓河洛文化—河洛姓氏—贾姓, 贾姓是当今第69人口大姓,分布很广,晋、冀、鲁、豫地区较多。 汉族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