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谱说堂号】遍及全国,人才辈出的熊姓,你知道它的堂号故事吗?熊姓,一个曾有72个望族的古老姓氏,起源早,人才多,是我国人口排名第72的大姓,人口接近四百万。熊姓最原始的先祖是祝融的后代鬻熊,鬻熊也是陆终第六子季连的后裔。周文王时期被封为护国候。周成王姬诵时,追封功臣后裔,他的曾孙熊绎受封于楚蛮,建立楚国。此后,熊姓成为楚国的国姓。除了从鬻熊发展而来,熊姓还来源于居邑名。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相传黄帝生在寿丘,长于姬水,居轩辕之丘,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黄帝的后代中便有人以地名为姓,称熊氏。还有一部分熊姓是少数名族汉化后改姓而来,比如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中的熊姓。熊姓发展至今,人才辈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熊姓历代名人105位,占总名人数的0.23%,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八十九位。熊姓名人北宋居多,我们所熟知的经学家熊安生、熊梦祥就是宋朝人。如今,熊姓居百家姓第68位,广泛分布在我国的江西、湖北、四川、湖南等省,占据熊姓总人口的66%
庆中秋促团圆,族谱网开启寻亲寻根故事征集!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现状故人难寻。中秋将至,本是团圆之日,只是当年久往事浮上心头的时候,才发现,曾经一起游玩嬉戏的玩伴不知去了何处,曾经枯藤老树的故乡如今也不知在时代的变迁中变成什么样。余光中的乡愁隔了一湾浅浅的海峡,而我们呢?离乡多年,异乡长大,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故乡在何处!中秋相聚,聚起的却是浓浓的失散哀愁。故乡难回。据民政部统计,截止到2019年全国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02.6万人次,其中在站救助78.3万人次,60岁以上老年人16.9万人次。每年有多少失独失孤,流浪在外的异乡人想要找到亲人,回到故乡?每年又有多少人想要重修族谱,却经历断代、资料不全的重重难题?征集族谱网作为一个聚合
族谱网为您讲述,江西彭泽冯氏宗祠那些您不知道历史故事冯氏宗祠,坐落在彭泽县马当镇太阳村陶潭,阳光下的冯氏宗祠显得宁静古朴,象一位久历沧桑的老人静坐在此,惯看春花秋月,闲观云卷云舒。今天它依然是那样坦然,正张开她博大的胸怀迎接我们的到来。冯氏宗祠三进大堂显得不是很大,但祠外的古老的旗夹石,却异常古韵和质朴,引人注目的是大门上四个字“大树流芳”深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似欲向人们讲诉当年的历史……宗祠内是那块青石“门搭头“。据冯氏族人所称:是位大力士,将其扛过来,您看看,近五尺之长,厚达4.到5寸。这么大青石条如何驮得动。就是一块木料也难扛,可见当年这位大力土力大无穷。步入祠堂引人注目的这就是柱墩之上,皆有一块红木塾,据讲:这就是明朝典型的建筑标志,宗祠建于明嘉靖年间,因为当时安放这样的木块,便不用交税了。老人们讲述了:这里发生的一件真实的故事:“解放前水库上住有一位员外,得过功名,当时村里有人准备挑着银元去彭泽县城交租。员外讲,这么重的挑到县里
族谱网为您讲述蒙氏家族的传奇故事蒙”氏,亦发源于此。和恬村,原名边家城子,地处蒙山腹地。2002年,为纪念蒙恬,改名和恬村。70岁的村民乔良绪对于“蒙氏”起源和蒙恬的故事最为熟悉。相传,周成王时期全国分封土地,其姬姓宗亲(即蒙氏先人)被封为东蒙主,主管祭祀蒙山。按照当时的封国界限,现在的蒙阴县南边少部分属于鲁国,北边大部分属于齐国。所以蒙氏先人也可认为是在齐国范围之内。蒙恬的祖父蒙骜原居齐国,在秦昭襄王在位时来到秦国,在秦庄襄王时出现在史书中,不断地为秦国征战,后来成为上卿。到秦始皇初年成为了秦国最重要的将领之一。蒙恬的父亲蒙武作为王翦(正是后来蒙恬的裨将王离的祖父)的裨将军参加了秦灭楚之战。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秦统一六国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
东岳大帝圣庙宝地-长寿庵与六安霍山何氏的故事传说铁炉山,地处荆楚是中原进大别山出汉中商路上所要翻越的第二座山岭,霍山西部的一座仙山。铁炉山脉由海拔1000多米高的四角尖,经扫帚尖、铁炉峰向东南直冲黎家山而来,在西河口形成一个200多米高的断崖——白莲崖。铁炉山并不大,方圆不过几十公里。发源于同一山峰的安家河流到千笠寺汇入漫水河,顺山脚蜿蜒三十多公里,围着铁炉山一直流到白莲崖大坝。从铁炉峰向东眺望,南面的黎家山与北面的赵家岭都向东延伸,犹如两条长臂围护着。铁炉山宛如摇篮中的婴儿,成为淠河西部一座典型的抱儿山。从四周山岭看铁炉山:一衣带水,山环水绕,俊秀飘逸,可谓是潜邑西山中的一座神山。铁炉山的取名,源自铁炉峰。铁炉峰上有一风箱洞、铁镫石,山前还有一块棋盘石。在铁炉峰南面不到1000米的地方,有一块“九龙攒珠”的宝地。这里原有一座东岳大帝的圣庙-长寿庵。长寿庵,原址在铁炉山南山脚下,何家老院院后的遮阳山是何氏的家庙。大清乾隆年间,长寿庵请来
【阿族说帝王】民间文学故事《狸猫换太子》,竟然是源于这位皇帝!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今天阿族,就先带大家来了解下北宋。北宋王朝(公元960年-1127年),始于宋太祖赵匡胤,终于宋钦宗赵恒,共9帝。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又在中国形成了大一统的王朝。北宋皇帝列表一、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赵匡胤称帝后,先后攻灭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和湖南等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混战局面。赵匡胤统治时期,吸取唐朝宦官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