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族谱网
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宋朝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为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欧阳修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积极参与范仲淹所领导的庆历新政政治改革。文学方面,欧阳修成就斐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所倡导之古文运动的继承者及推动者,为古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唐宋八大家中宋据其六,而欧阳修又居宋之首位。其作品风格平易自然,韵味深美,清代同光诗派陈衍及桐城派古文家以“六一风神”称誉之。

欧阳修诗歌风格平易清新,为宋诗奠下基础,其辞赋创立文赋的新体裁,使中国辞赋有柳暗花明的新发展,所著两部史书《新唐书》及《新五代史》列入廿四部正史之中,所定家谱格式为后世历代沿用,经学上开创宋人直接解经、不依注疏的新风气,易学上打破易传的权威地位,在中国金石学、诗话...

欧阳修简介资料
欧阳辨(兄)、欧阳恕(孙)、欧阳中(孙)、欧阳兴世(孙)、 范祖朴(孙女婿)、元耆弼(孙女婿)、王微(孙女婿)、苏京(孙女婿)、欧阳汲(四世孙)
1007年08月06日
醉翁、六一居士
欧阳师
胥氏、杨氏(欧阳修妻)、薛氏
胥偃
欧阳
永叔
颖州(阜阳市)
1072年09月22日
《居士集》、《
文忠
相关人物
欧阳修相关文献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
查看全文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
查看全文
欧阳修
生平早年经历清代《晩笑堂竹庄画传》中欧阳脩像欧阳修父亲欧阳观,今江西吉安人,担任判官、推官等小官,母亲郑氏。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欧阳修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欧阳观去世,年仅4岁欧阳修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前往湖北随州投奔欧阳修的叔叔欧阳晔。欧阳晔在随州任推官二十五年,为人正直,尤以廉洁自恃,其为人对年幼的欧阳修产生了重要影响。欧阳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郑氏出身江南名门望族,知书识理,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荻秆(芦杆当笔)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画荻教子)。欧阳晔也不时关怀,总算没有让童年的欧阳修失去基本的教育。欧阳修十岁时,从随州大姓李氏家中得到唐代诗人韩愈的《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的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科举之路天圣元年(1023年),欧阳修在随州参加解试(地方初试),因文章没有押韵而落第;天圣四年(1026年),终于在随...
查看全文
欧阳修
(一)眉先须后,先生何似后生长,后来居上齿刚唇柔,刚者不如柔者久,柔能克刚(二)酒沾衫袖重花压帽檐偏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吉安永丰县)人。4岁丧父。母贤淑,亲自教其识字.因家贫买不起纸,以芦荻划地成书,留下画荻教子的美谈。贫苦的生活,令欧阳修磨练出刚强的个性,从不向恶势力低头.一年,街上来了一买卦者,童颜鹤发,望之有如神仙.其实那老者是一个退官的读书人,因看破世情,隐于市井,并精研出一套处世哲学,柔能克刚.他见欧阳修天庭饱满,他日必成大器,但过于刚强,日后仕途恐有挫折.老者有意开导他,便说道:看你的机灵模样,想必读书不少,能对句吗?欧阳修当然不会在乎,老者便道出上联:齿刚唇柔,刚者不如柔者久,柔能克刚欧阳修年纪还小,一时不明老者之意,还以为老者讥笑于他,于是答道:眉先须后,先生何似后生长,后来居上老者点头称赞,但不禁心中暗叹.后来欧阳修果然大有作为,但由于数以...
查看全文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简介欧阳修简介寄语: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影响。他的平易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今天分享给
查看全文
欧阳修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欧阳姓
卒年不详
唐宋八大家
西庑先贤先儒
宋朝副相
宋朝历史学家
天圣八年庚午科进士
永丰人
宋朝词人
宋朝经学家
宋朝诗人
谥文忠
宋朝散文家
散文家
政治家
词人
家族谱大览
歐陽族譜 [8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廷鉴堂梓, 清咸丰4[1854]. 存1册(页数杂异).注 : 此谱仅残存卷首.始祖 : (宋) 欧阳修,谥文忠.宁乡始迁祖 : (宋) 欧阳大可.支祖 : 欧阳彦铭.散居地: 湖南省宁乡县等地.
浏览:100
欧阳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6[1927]年重修. 6册 : 世系表.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远祖 : 欧阳观公, 字仲宾, 偃长子. 宋咸平三年进士. 生子二: 欧阳昞,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汝城一世祖 : 欧阳元复, 徙湖广郴州卢阳. 生一子: 欧阳贵.散居地 : 湖南省郴州县, 汝城县等地.版心题: 汝城欧阳氏族谱.书衣题 : 欧村族谱.
浏览:0
欧阳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6[1927]年重修. 6册 : 世系表.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远祖 : 欧阳观公, 字仲宾, 偃长子. 宋咸平三年进士. 生子二: 欧阳昞,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汝城一世祖 : 欧阳元复, 徙湖广郴州卢阳. 生一子: 欧阳贵.散居地 : 湖南省郴州县, 汝城县等地.版心题: 汝城欧阳氏族谱.书衣题 : 欧村族谱.
浏览:0
欧阳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6[1927]年重修. 6册 : 世系表.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远祖 : 欧阳观公, 字仲宾, 偃长子. 宋咸平三年进士. 生子二: 欧阳昞,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汝城一世祖 : 欧阳元复, 徙湖广郴州卢阳. 生一子: 欧阳贵.散居地 : 湖南省郴州县, 汝城县等地.版心题: 汝城欧阳氏族谱.书衣题 : 欧村族谱.
浏览:0
欧阳氏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宣统2[1910]刻本.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始祖 : (宋) 欧阳修,字永叔,谥文忠.始迁祖 : (宋) 欧阳茂翁,字君实. 由江西吉安府安福迁邵阳,居泸溪. 为自息公之长子.派祖 : 欧阳义重,字利和,号景新. 茂翁公之孙.义重公下三子 : 欧阳天瑜,字怀瑾 ; 欧阳天玨,字国珍 ; 欧阳天理,字黄中.天理公下房祖 : (明) 欧阳宗佑,字默符 ; 欧阳宗齐,字祈山 ; 欧阳宗禄,字银山 ; 欧阳宗侃,字金山.佑房下支祖 : (明) 欧阳祖珪,字坳峰 ; 欧阳祖珮,字竹山 ; 欧阳祖琼,字瑶峰.侃房下支祖 : (明) 欧阳祖琦,字蓝庄 ; 欧阳祖(王义),字蓝田 ; 欧阳祖琥,字东川 ; 欧阳祖瑊.散居地 : 湖南省泸溪县等地.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欧阳氏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宣统2[1910]刻本.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始祖 : (宋) 欧阳修,字永叔,谥文忠.始迁祖 : (宋) 欧阳茂翁,字君实. 由江西吉安府安福迁邵阳,居泸溪. 为自息公之长子.派祖 : 欧阳义重,字利和,号景新. 茂翁公之孙.义重公下三子 : 欧阳天瑜,字怀瑾 ; 欧阳天玨,字国珍 ; 欧阳天理,字黄中.天理公下房祖 : (明) 欧阳宗佑,字默符 ; 欧阳宗齐,字祈山 ; 欧阳宗禄,字银山 ; 欧阳宗侃,字金山.佑房下支祖 : (明) 欧阳祖珪,字坳峰 ; 欧阳祖珮,字竹山 ; 欧阳祖琼,字瑶峰.侃房下支祖 : (明) 欧阳祖琦,字蓝庄 ; 欧阳祖(王义),字蓝田 ; 欧阳祖琥,字东川 ; 欧阳祖瑊.散居地 : 湖南省泸溪县等地.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欧阳修导读知识
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宋代文学家写作撰写的一篇史论,这篇古文是通过对五代时期后唐盛衰的过程来作具体分析,推论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两个论点,从而从根本上说明了古代国家兴亡并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此想告诫当时北宋王朝的当政者要能够居安思危、吸收历史教训,力戒骄侈纵欲。作品出处是在《新五代史》,该作品还有《伶官传序》的别名,这篇作品的背景是在北宋王朝开始由强转弱时期,欧阳修忧国忧民,关注国计民生,而他作此序也是为了以此希望当时的宋朝统治者以史为鉴。《五代史伶官传序》古文全文【作者】欧阳修【朝代】宋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2,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浏览量:2035次
欧阳修 醉翁亭记
欧阳修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所写的一篇文章,当时仕途受挫,欧阳修内心抑郁,通过游玩山水来排遣心中的苦闷。文中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诗人与民同乐,醉情山水之中。本文通过对秀丽的山水风光的描写和太守与人同乐的描述,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内心苦闷的复杂感情。原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浏览量:1349次
醉翁亭记原文
醉翁亭记原文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 作品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浏览量:1529次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翻译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翻译
原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全文翻译: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山的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非常优美,远望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山路转弯,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暮云回聚拢来,山岩洞穴就昏暗了,阴暗明朗(交替)变化,(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没有穷尽。至于背着东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不间断的,这是滁州人出游。到溪水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山中野味,田野蔬菜,杂乱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的举行酒宴。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管弦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嚷,宾客们(尽情)欢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太守喝醉了。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纵横散乱,太守返回,宾客跟随。这时树林里浓荫遮蔽,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禽鸟在快乐了。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在享受自己的乐趣。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浏览量:1284次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朝及宋朝出现的八位文学巨匠,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柳宗元 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韩愈 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 苏洵 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苏轼 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辙 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北宋文学家、宰相。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曾巩 字子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元丰四年,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浏览量:1624次
词条首字母: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按词条朝代:
夏朝商朝周朝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代汉代三国时期晋代南北朝时期隋代唐代五代十国时期宋朝元代明朝清代
关于族谱联系我们
Copyright2022zupu.cn
关于族谱
族谱网是宁波族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定位打造人类族谱大数据,记录百姓家族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老百姓的档案馆)。 目前公司已经推出族谱网、族谱APP、族谱软件、祭拜网等产品,分别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及著作权,汇集超过十万册族谱及上千万页家族档案资料,是一家专业查谱修谱平台,同时也是基于族谱大数据的网上祭拜平台。公司将通过云计算存储族谱、家庭谱,VR / AR技术建设网上陵园、宗祠,区块链打造遗嘱及生前契约,大数据寻根等服务。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