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音Miku、弗尔.伏朗托和其他
夏亚专用马桶 发表于 2010-09-10 01:04:09
引用自:
http://sakuyasakuya.ycool.com/post.4214557.html如果要在现如今的同人文化中找一个代表,当然东方系列绝对能算上一个,可是如果指定的是某“一个角色”,那么想必除了初音miku外无第二选了吧。相比起东方世界这样繁复精深,入门难出门更难的传统的御宅文化来,初音miku毫无疑问要亲民得多了——绿色的双马尾,黑色的制服,有时手里有颗葱,在这之上在这之下,再也没有什么了。
这还真是便利啊,都感觉御宅系的流行是艰涩无比的,只看了fate的TV版没玩原作没看zero没怎样怎样你都不好意思自称了解点月世界,在玩具店买过一盒WAVE出的黄金电骑士模型你也不会好意思去和人家讲你喜欢五星物语,可初音miku不一样了。没有几千几百年的历史,没有一个两个十八层的平行世界,也没有风水火地四大元素的架空体系,一个美少女,会唱歌,有时甩葱(原因不明),有很多漂亮的图和 PVC,嚯——神作降临了。
07年到现在也有3年了,如果初音miku是个活人那么她现在也已经可以断奶了——她的妹妹巡音ruka还嗷嗷待哺,虽然看上去要比她老成许多。一直以来听到不少对初音miku的溢美之辞,如果是审美层面上的习惯成自然那我也可以理解,毕竟连电王和W在看了一年之后也可以不显得那么难看,那么三年看下来,对初音miku日久生情我觉得也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前几天还听有人当真感觉她的角色性非常不错,“要什么有什么”,“不做作”,而且还是出自一位我认为颇有见地的友人之口,那还真是让我有点错愕了。
连京藏公路上买泡面的阿姨都知道所谓世界最强的日本动漫产业到头来就是一个角色产业,一切为了角色,为了角色的一切,为了一切角色——仅限能卖钱的。和重视娱乐体验的好莱坞文化不同,日本动漫的最终产品是角色本身,所以一切包装铺垫宣传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来上。来两个对比的例子:日本的动漫作品会很倾向于把角色的名字放到标题中去,而美剧/好莱坞电影就不那么喜欢这么做;所有知名的日本动漫的主角也都很知名,如果你喜欢EVA你一定讲得出明日香两个版本的全名,可是看了N遍盗梦空间的同学们,你们记得那个小姑娘的名字吗?这大概太难了,她的名字在剧中几乎没有被叫到过几次——那么换一个男一号好了,《敢死队》里史泰龙演的角色叫什么名字?没有人会留心他们角色本身的价值,他们的角色是为了展现剧情,娱乐观众以及彰显演员技巧的傀儡。好吧,美国英雄电影除外。
为了卖出更多女主角的PVC、可动玩具、角色CD、广播剧和DVD,有时还有抱枕和闹钟,动画和漫画原作要学着让观众/读者们爱上她。这有点像上古时期的女神崇拜,宅男们需要看到她欲脱还休,莺莺燕燕,欲擒故纵,最后投怀送抱的可爱表现,然后就会花钱把“神像”搬回家里供起来,睡觉时念着她的小名,幻想有一天女神会下凡来叫他们起床。这样一来一去,20分钟一周的时间几乎不能剩下多少来讲故事了,那要怎么办?凉拌呗。故事本身只要过得去就行,OP和ED全部找声优来唱,每一话都开一个不同的角色回来充分展现其魅力,然后就只要铺货上市等数钱就好了!但是现在已经21世纪了,什么都要讲究投入产出,同样是造成这点人气,我可以不去搞动画片那么贵的东西么?可以啊,漫画和游戏都可以来啊,只是受众一定没有TV动画那么广泛。可是我只是为了卖角色,还要很吃力地做动画,还要请声优,还要瞎扯剧本,还要宣传,还要猜测当今阿宅们的口味,搞不好推出产品了阿宅不合胃口还要亏钱,是不是太没天理了?可不可以只画个美少女角色取个名字拿去卖就好了?
可以啊。
“我是容器。”新吉恩残党的首领弗尔.伏朗托这样给自己来定义。
“注入容器的意志,呼喊着宇宙居民的总体意识。不需要可能性,只要展现被接受的结果。”
很多人到了现在还在讨论他到底是不是夏亚.阿兹纳布尔。他只是长得像他而已,像那个宇宙居民心中的救世之神。可是弗朗托并不需要有什么主义,夏亚的信众可以在他的身上看到他们自己想要相信的主义。“所以我选择成为了容器。”这样说来,弗朗托也是一个很轻松的人啊,躲在面具的背后挖挖鼻屎,看见他的人以为这是神格化的夏亚。有够酷,有够Web 2.0的。
除了长相和名字外什么都没有,任凭追随者去杜撰他可亲可爱的高大形象,虽然千人有千面,但最终流于共识的仍然是那个为他的追随者的总体意识所认可的表象——尽管有时那是手里的一根葱。
回到初音miku的话题,官方只是给了一张画,不知何时她就开始甩起了葱;她的性格一般被描绘成天然呆(因为软件的声线使然),可是很多插画里她却以或帅气或傲娇的表情出现(还毫无违和感);她的上围在插图上看起来并不显眼,可是在很多插图中她几乎可以以任何大小的胸围出现。我们看到无数的PV和MAD里看过她,也在无数的同人漫画里看过她,最近经常还能在玩具店里看到她,有时还能在书店或是新闻里看到她,每一次看到她的过程都加深了我们对初音miku的爱,可是这每一个MAD,每一张画,都只是和我们一样地热爱着她的信徒,在描绘着他们心目中的那个“神格化的”初音miku!为什么初音miku如此完美?因为她是我们对完美的想象!为什么初音miku不会流于庸俗?因为我们不会感觉到自己的庸俗!为什么至今初音miku还能长盛不衰?因为她是为了供人崇拜和热爱而由虚无里创造出来的没有灵魂的“容器”!
如今又有B★RS凭着一张无注解的插图杀遍天下,我真是爱死这个时代了。